面对当下全国高速公路“一张网运行、一体化服务”的新形势、新要求,利用新一代智慧化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收费站的通行效率、提高出行服务满意度、降低收费站的日常运营成本,打造少人化、智慧化收费站,已成为持续推进数字化运营管理及业务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近日,经过全面智慧化升级改造的吕桥收费站正式通车运营,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革新,实现通行效率质的飞跃、管理效能精准提升与运营成本科学优化,为过往司乘带来了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整站智能,提质增效
云边端协同,软硬件深度融合!
吕桥站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将“创新、智能、绿色、环保”理念应用于高速公路建、管、运全过程,应用“云-边-端”一体化协同架构,采用软硬件深度融合一体化整站交付的创新模式,部署自动关道机、岛头岛尾节点、智慧收费机器人等智能体硬件设备。家族式工业设计智造,整站式交付,通过采用云技术、云资源全面支撑车道收费及管理的收费架构,具备全功能收费业务的处理能力、高弹性可扩展的计算资源、高可靠的基础设施服务和安全防护技术,用户在平台侧可实现远程集中管控,平台功能服务灵活迭代,多维度、全过程的业务信息链,实现了数据、业务、服务的全面上云。新技术、新系统、新设备的集中部署应用,实现了“车道集约化、建设轻量化、运营智能化”,真正实现全车道无人值守、整站式集中管控,全面革新传统收费站建设和运营模式,有效降低建设运营成本、显著提升收费运营效率,实现提质增效管理目标。
智能机器人上岗,“智慧缴费”更便捷
自助收费升级,快速读写,高效通行!
转型升级更智能。吕桥收费站共设有3条入口车道、4条出口车道,通过实行“ETC+智能发卡/交费机器人+远程控制值守”的模式,真正实现全车型车辆快速不停车通行及自助取卡、收费。在入口车道,当车辆驶入感应区域,机器人会提前自动伸出递卡盘,达到“卡等人”的效果,驾驶员完成取卡操作后,栏杆机自动抬杆放行。在出口车道,驾驶员将CPC通行卡投入收卡盘,机器人快速识别车辆通行信息,并进行扫码缴费,实现快速通行。人性化的设计不仅方便不同类型车辆自助取卡,收费全过程的无人化值守,支持移动支付、ETC 等多种缴费方式,具备便捷求助、可视对讲等实用功能,相较于传统人工收费模式,机器人值守收费站在提高放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降低资金风险、强化安全管理、升级管理效能、实现减碳增能等方面均实现了效果提升。
新型云收费系统+物联IP化
业务更精准可靠、运维更轻松高效!
面对日益复杂的收费业务和庞大的数据量,吕桥站部署新型智慧云收费系统,围绕收费站实现畅、快、准、省的整体目标,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成熟新型技术,应用高度集成化、智能化、IP化、轻便化的车道设施,将收费业务、管理业务、设备感知等进行模块化重构,辅以云平台管控及大数据分析,构建新型全场景全功能智慧收费模式。实现收费业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后台云服务、站级边缘计算节点与车道智能终端和智能节点相互配合,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与传输,有效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与响应速度,让收费流程更加顺畅。快速、稳定、安全可靠的交易服务,实现收费的应收尽收,达到服务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在线化和降本增效、开源节流、减少拥堵的目标。
云客服远程值守,全方位保障通行顺畅
云客服远程值守系统依托云原生架构、数据整合、工单管理模式及云基础设施的优势,提供高效、灵活、安全的管理方案。系统能迅速识别站场特情,支持音视频对讲、远程操控等功能,助力客服快速介入、调度,实现多事件、车道、广场的集中管理。智能云客服能够对车道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置车辆特情,通过与车道上的司乘人员进行可视对讲,了解具体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智能云客服还具备历史车辆特情反查功能,通过对历史特情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常见问题的规律,从而针对性地优化收费流程和设备配置,提高收费站的整体服务水平。同时,远程监控让运维人员实时掌握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减少了现场维护的工作量和成本,实现了运维的集约化管理,进一步实现减员增效。
数电票开具测试,应用新功能
吕桥站以数字化服务革新为抓手,率先部署全流程自动化数电票开具系统,提前做好了数电发票开具、流转到归档全链条数字化的准备,已完成“支付即开票”的全流程测试,待河北省高速数电票系统开通后,司乘可通过手机扫描车道终端二维码或登录线上指定平台,即可便捷、高效地获取电子发票,系统能够自动关联车辆通行记录,支持云端存储、随时下载,让通行缴费与票据管理实现 "双无感" 智能体验。
从提质到增效,从降本到赋能,吕桥收费站以创新实践诠释了智慧交通的无限可能,是河北省交通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用数智驱动转型升级,以创新生态构筑智慧交通、平安交通,下一步,沧州交发集团津汕分公司将持续探索创新,以更先进的技术、更高效的管理、更优质的服务、更安全的保障,让“云上高速”从概念转化为实际成果,为广大群众的美好出行保驾护航!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