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空天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太空计算正成为战略新兴技术高地。在此背景下,7月8日,中科星图与中科曙光在“2025空天信息大会暨中科星图生态发展大会”上,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按协议,双方将围绕技术研发、太空算网建设等课题,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本次签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出席见证。中科星图党委书记、总裁邵宗有,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代表双方签约。
双方签署合作协议现场
响应国家需求,助力空天领域高质量发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已将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推进卫星互联网和天地一体化信息网建设,纳入数字中国等多项国家战略之中。空天领域迎来了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窗口期。
卫星作为承载遥感观测、卫星互联网、灾害预警等关键任务的核心载体,也面临着从单向“数据采集”转向“边缘智能”,再到“天地一体化”智能算力运营的跃迁任务,催生了“太空计算”这一新兴场景。
中科星图与中科曙光的合作,既是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探索,也是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生态的前沿尝试。双方将携手开发空天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算力与数据服务,推进新兴计算场景能力建设,为我国数字经济智能化、立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赋能。
创新“天地一体化”服务模式,构建全链路开放生态
协议签订后,双方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研发面向太空计算场景的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专用核心部件,并推动“芯片—整机—算网—数据—应用—生态”的全链路技术创新。
双方还将合作建设开放普惠的太空算网。该算网将构建覆盖“用户(端)- 星上(边缘)- 天基(云)-地基(云)”的“天地一体化”协同智能计算架构,以实现算力资源的互联调度与数据实时处理,并接入国家级算力服务平台。
为推动产业各方积极参与“太空算网”建设,双方将推动太空芯片接口规范、空天数据处理模型等核心技术与应用标准制定。并联合众多空天、算力产业链上软件开发商、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发基于太空计算的技术、产品与应用,加速空天创新成果转化,共同促进产业生态的繁荣。
深植产业应用,技术惠普全球
此次合作实现了 “算力技术” 与 “空天场景” 的深度耦合,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市场前景。其不仅是空天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更是一次由应用场景驱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运营服务模式创新的有益尝试。
双方将积极推动“在轨智能处理 + 地面深度应用” 模式,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应用标杆,推动太空计算服务向深度与广度延展。不仅涵盖应急救援、气象、海洋、农业等传统应用场景,更面向低空空域管理、电磁感知等新兴前沿领域。同时,还将广泛赋能通信、环境监测、智能交通与导航、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等多个行业应用,释放“空天×算力”融合创新动力。
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战略指引下,双方还将以普惠化为目标,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服务全球有接入太空计算与卫星数据需求的国家、行业与企业,缩小全球算力鸿沟,促进太空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共享与合作。(张扬)
(新媒体责编:zhangyang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