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壮乡上林的青山绿水间,一座承载着万千家庭期盼的现代化校园正拔节生长。由中建新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上林中学项目,自开工伊始,便锚定打造优质民生工程的目标,以“智慧赋能”的硬核科技与“教育筑基”的软实力,全力冲刺2025年9月迎接首批学子的光荣使命。项目的建成,将有效缓解当地高中就学压力,助力普及高中教育战略落地,为当地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面对雨季漫长、场地受限等多重挑战,项目仅百余天的有效工期,团队以起步即冲刺的决战姿态,将精益建造理念贯穿始终。1号综合楼体量大、结构复杂,运动场人防地下室地质条件复杂,传统施工模式难以满足节点要求。项目团队应用立体穿插施工法,打破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安装工程按部就班的传统,实现多工序多工作面协同并进。
BIM先行,精准导航。深度应用BIM技术进行全专业建模与碰撞检测,提前发现并解决管线冲突等潜在问题20余处,优化施工路径,避免了返工浪费,通过精准的施工模拟,实现工序无缝衔接。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施工计划精确到日,高峰期投入充足人力物力,实施昼夜轮班,科学的管理与践行开拓文化相结合,用时75天1号综合楼便巍然矗立。
智慧调度,保障进度。利用智慧工地平台实时监控人、机、料动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每周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与实景三维建模,精准掌控全场进度、质量及安全状态,为管理提供可视化、数据化依据,确保各环节高效运转。4月14日,《上林新闻》电视栏目报道了项目建设进展。
上林中学项目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示范窗口。项目团队将“双碳”目标融入建造全过程,打造“会呼吸”的绿色生态校园。创新实施桩基钻渣资源化利用技术,通过破碎筛分、级配改良等工艺,将桩基钻渣100%转化为路基填料,降低碳排放。同步将采用垂直绿化、光伏发电、智能照明系统等绿色技术,预计全生命周期可减少碳排放5000吨。建设智能化雨水回收系统,通过屋面集水沟、场地透水铺装等设施,实现非传统水源利用率≥30%,较传统校园节水40%。
所有高空作业面设置双道生命线,施工人员安全带通过自锁器与生命线连接,实现移动中100%系挂,杜绝坠落风险。部署视频监控系统,识别未佩戴安全帽、临边防护缺失、烟火等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监管无死角。塔吊安装防碰撞系统及全景监控,保障群塔作业和复杂环境吊装安全。
通过系统化、智能化的安全管理体系,项目成功实现自开工以来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为快速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2025年5月23日获得上林县教育局表扬信,信中肯定了项目实现施工全程零安全事故。
从地质勘探的步履维艰,到主体封顶的欢呼雷动,这座在喀斯特地貌上拔节生长的教育综合体,正以“新越精度”丈量责任,用“建工速度”托举莘莘学子的梦想。(何玉文)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