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站城共融,促进城市新蜕变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闭幕分组技术交流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高铁客站创新实践、智能技术与站城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中国高铁站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地标”和经济繁荣的“新引擎”,正以其智能化、绿色化、便捷化的特点,推动站城融合迈向新高度,促进城市发展新蜕变。

    高铁站:从交通枢纽到城市综合体的蜕变

    高铁站不仅是客流集散的枢纽,更是展现铁路服务水平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一大批及功能、环保、美观、舒适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高铁站灿若群星,如广州白云站、广州南站、北京丰台站、北京南站、重庆东站、郑州东站,覆盖中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1300多座现代化高铁车站不仅为旅客提供高效、安全的出行服务,更通过“以站兴城、以城促站”的发展模式,推动城市与车站的深度融合。

    服务品质的提升是高铁站建设的核心。北京南站“润秋”服务台、武汉“五心”服务台、昆明站“金花·彩云之窗”等优质服务平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旅客提供温馨帮助,彰显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智能化、便捷化、绿色化:高铁站建设的未来方向 中国高铁站正全面迈向智能化时代。电子客票的普及、AI技术的应用,使每位旅客的平均检票时间缩短至1.5秒。智能客站系统已在京张高铁、京雄城际等线路及1000多个车站投入使用,并推广至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国际项目。 此外,全国120个车站设置了中转换乘便捷通道,实现铁路与民航、地铁、市内道路的综合布局以及城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环环相扣、丝滑衔接,让便捷化体验感更强。

    绿色化同样是高铁站建设的重要标准。通过节能设计、环保材料的应用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高铁站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为城市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赋能:高铁站成为城市形象名片

    高铁站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近年来,高铁站成为网红打卡地,民众通过记录车站的独特设计和文化活动,分享出行体验。

    近日由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主办的“我的铁路风景——文化相伴悦享旅途”文化文艺进车站主题活动在北京西二层进站大厅内精彩呈现,让旅客在热暑旅途中体验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铁路文化魅力。类似的文化传播活动不断涌现——书香铁路传播阅读的魅力;绘画展、铁路文创展宣传铁路文化;快闪、非遗展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元素通过高铁站流动载体不断呈现,丰富多彩,具体生动地诠释站城相融的文化特色,让旅客出行体验更具文化氛围。

    高铁站还集商业、文旅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城市新引擎。网友对高铁站的未来建设提出了更高期待:交通更畅通、商业更丰富、服务更贴心,进一步满足旅客多元化需求。

    中国高铁以其卓越的速度和技术树立了国际典范,而高铁站的建设则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地标”和经济繁荣的“新引擎”。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文化赋能的多元发展,高铁站正推动“以站兴城、以城促站”的良性互动,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出行体验,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笔者认为继续关注高铁站的创新实践,传播其成功经验,助力站城融合迈向更高水平。未来,中国高铁站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成为连接城市与人民、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文:郑婕)

    (新媒体责编:zhangyang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