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全球首架三证齐全吨级以上eVTOL交付 峰飞V2000CG凯瑞鸥助力低空货运场景落地

    7月22日,峰飞航空科技向合利创兴智能交付全球首架获颁“适航三证”(TC、PC和AC)的吨级以上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V2000CG凯瑞鸥,标志着吨级以上eVTOL在技术与适航认证上实现全球突破,大型eVTOL向低空运营商业化闭环迈出坚实的一步,助推低空经济应用加速落地。
    获颁AC,适航三证齐全
    V2000CG凯瑞鸥由峰飞航空自主研发,纯电动力,无人驾驶,最大起飞重量2吨,最大商载400公斤,巡航速度最高200公里每小时,适用航程200公里。其结合垂直起降和固定翼巡航功能,便于灵活部署,主要用于低空物流、紧急物资运输和应急救援。
    7月22日,凯瑞鸥AC单机适航证获得中国民航局批准,通过了初始适航最后一关AC单机适航证审查,至此已全获航空器适航认证的“三证”——TC、PC和AC,成为全球首架严格按照民航适航程序设计、制造和交付的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全流程得到适航认可,具备合法飞行和运营的基础资格。
    V2000CG凯瑞鸥适航进程
    2024年3月 获得型号合格证(Type Certificate,TC),证明型号设计安全可靠,符合局方发布的专用条件中适航审定基础条款要求;
    2024年12月 获得生产许可证(Production Certificate,PC),证明能按照局方批准的生产质量系统,始终能生产出符合型号设计的批产架机;
    2025年7月 获得单机适航证(Airworthiness Certificate,AC),证明单机航空器符合经批准的设计、处于安全可用状态。
     
    超4万公里安全飞行,研发适航与场景探索并举
    从研发试飞到适航符合性试飞,再到场景验证飞行,截至目前,峰飞航空的2吨级航空器目前已完成超过4万公里的安全飞行。
    目前,V2000CG飞行轨迹已经覆盖华东平原、西北青海高原、东北大兴安岭、华中长江流域、华南海南岛,以及阿联酋和日本等海外国家。在平原、高原、沙漠、林区、海洋、跨江等多种场景的飞行不仅验证了航空器的性能,同时也是对丰富低空应用场景的探索。
    在此过程中,为中国eVTOL在技术突破、适航取证、标准输出和场景探索等方面全球领先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物到人,稳步助推低空经济发展
    安全是航空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当前低空经济政策导向以“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为原则,引导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场景有序拓展。
    峰飞航空的技术及商业路线为“由小到大、由物及人”。当前,峰飞航空凯瑞鸥不仅完成了”低空+物流“长距离超视距复杂货运飞行场景探索,其消防应急机型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伞投物资、消防灭火及投放救生筏等功能在国家级应急消防演习及长江应急保障等场景进行验证,打造”低空+应急“新质救援能力。
    货运航空器凯瑞鸥成功完成适航认证,不仅完善了峰飞航空的团队和体系建设,同时,也为eVTOL这一创新产业加速落地应用,在实践中为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措施健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了助力。
    峰飞航空5座载人航空器盛世龙研发及适航进展顺利,目前多项审定计划已经获得局方认可,即将进入符合性验证阶段。合作共赢,共同建立低空应用生态。
    合作共赢,共同建立低空应用生态
    合利智能作为低空运营服务领域的领跑者,也是合利创兴集团开展低空交通事业的核心平台,专注构建以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为核心的低空飞行生态,着力智能通航市场的培育、开拓,促进传统通航向智能化、自动化迭代,于广州、杭州及全国多地率先开展低空经济场景落地探索。
    合利智能与峰飞航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早在2021年,双方便采用峰飞航空75公斤级航空器大白鲨,携手在广州天德广场-番禺海鸥岛开展了eVTOL移植器官空中运输的实验项目,首次将“低空+医疗”模式投入实战应用;2023年5月,双方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和订单采购协议,之后合作采用大白鲨远程运输临床标本,突破传统陆运时空限制,开辟医疗物资空中运输新通道。
    首架”三证齐全“凯瑞鸥的成功交付,为后续合利智能与峰飞航空推动2吨级eVTOL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带来了更多可能,共同助力低空经济发展。(张扬)
     

    (新媒体责编:zhangyang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