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唱响时代强音|“塞上湖城·魅力金凤”2025第七届中国·银川黄河合唱周暨金凤区群众合唱系列活动圆满落幕

    2025年7月27日至29日,“塞上湖城·魅力金凤”2025第七届中国·银川黄河合唱周暨金凤区群众合唱系列活动在银川市金凤区盛大举行并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中共银川市金凤区委员会、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政府主办,银川市金凤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承办。为期3天的合唱周以合唱为纽带,串联黄河文化、民谣艺术与文旅消费,通过线上线下7大主题活动,为全国观众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合唱与民谣”的文旅盛会,更持续打响了“塞上湖城・魅力金凤”城市品牌。

    以声为媒、以乐引客、以节促消。7月27日晚,开幕式在舞蹈《塞上湖城·魅力金凤》中拉开帷幕,将传统合唱艺术与民谣完美融合。来自各地的优秀合唱团与本土民谣乐团同台献艺,用歌声讲述黄河故事,传递金凤魅力。2025年银川黄河合唱周创意主题曲《乘风》,以合唱与民谣的故事对话,唱响了“塞上湖城·魅力金凤”的华彩篇章,金凤区重点文旅线路及下半年重点活动发布,赢得了广大市民群众和各地游客的阵阵掌声和深深赞许;共唱《保卫黄河》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

    合唱与民谣,线上与线下,专业团队与群众团体,点评与互动,七大主题活动强力吸引了广大合唱与民谣团队和音乐爱好者的广泛参与。“塞上湖城·魅力金凤”线上合唱坊为全国各地优秀合唱团提供了展示才华的云端舞台;合唱与民谣里的“金凤 Citywalk”城市快闪在《想你咧》合唱创新曲目中,将宁夏大剧院、宁夏博物馆、览山公园、花博会等金凤区特色地标融合嵌入,全面展现了魅力金凤的城市活力与艺术魅力;“塞上湖城”艺术市集汇集了文创产品、非遗展示和特色美食,让参与者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更能品味金凤区浓厚的烟火气息。

    合唱赛事期间,少年童声组《悬崖上的波妞》《城南送别》《快乐向未来》、老年组《保卫黄河》《祖国不能忘记》《再回首》,各组别参赛合唱团激情登场。赛事期间,专家评审团进行了现场专业点评和指导。同时,本届合唱周继续开启了合唱周赛事、专家点评及大众线上互动投票评选,将社会各界的目光聚焦于魅力金凤,共享一场极具黄河文化特色、地域特色的合唱盛宴,不断打造“塞上湖城·魅力金凤”城市品牌。

    7月28日晚颁奖仪式上,银川梦想合唱团、群音合唱团、长城花园合唱团、金凤区阅海万家开心合唱团4支团队荣获优秀组织奖;鄂托克旗文化馆老年合唱团荣获特别贡献奖;槭叶乐队、火塘乐队、铁线莲乐队荣获优秀民谣展示团队奖;朱敉蕤荣获优秀指挥奖、马伟鹏荣获优秀钢琴伴奏奖。灵武市第二中学破晓合唱团、宁夏合唱艺术团、印象·宁夏合唱团3支合唱团以其精彩的表现荣获各别组金奖;宁夏老干部活动中心“韵夕阳”艺术团合唱团、宁夏老年大学桃李分校合唱团、宁夏区党委办公厅老干部合唱、贾老师的孩子们合唱团4支合唱团队荣获各组别银奖;银川市青少年宫金凤宫合唱团、金凤区田园飞歌合唱团、银川月上贺兰女子合唱团等14支合唱团荣获各组别铜奖。

    七载芳华,歌声嘹亮。中国银川黄河合唱周自2019年举办以来,始终以合唱赋能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用激昂的旋律凝聚奋进力量,用动人的和声礼赞时代华章。七年间,我们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今年特别策划的“合唱与民谣里的‘金凤CityWalk’城市快闪”活动,将高雅艺术与金凤都市完美融合,让合唱艺术链接大众,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市民游客热情参与,成为金凤区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站在新的起点,金凤区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继续以合唱为媒,通过合唱周的连续举办,打造更具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名片,推动环阅海区域文旅一体化发展,打造“塞上湖城·魅力金凤”城市品牌,让金凤区成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保护黄河生态文化的典范,为宁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做突出贡献。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