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近日,徐州丰县一个普通村庄里,出现了一幕跨越六十六载的感人重逢。八旬老人张*玲带着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从东北吉林千里寻亲,在济徐高速S69丰县北收费站遇困时,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连徐支队第五大队(以下简称“第五大队”)执法人员伸出援手,助其成功与亲人团聚,为这场漫长的寻亲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1959年,年仅13岁的张*玲因生活所迫离开丰县老家,前往东北闯荡。受当时交通、通讯条件限制,她与家乡彻底断了联系。在东北的岁月里,老人历经生活艰辛,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但对故乡的思念却如陈酿的酒,在心底愈发浓烈。随着年岁渐长,回到故乡、再见儿时玩伴、重踏故乡热土,成了她心中最迫切的愿望。
今年暑假,在儿子、孙女等亲人陪同下,老人从吉林白城驱车2000余公里踏上返乡路。凭着脑海中仅存的模糊记忆,他们径直来到济徐高速丰县北收费站出口。然而,六十六年过去,家乡早已巨变:曾经熟悉的村庄模样变得陌生,记忆中的地标、街巷大多消失。面对道路分叉口和周围陌生的环境,老人和家人满是焦急与无助。
此时,正在收费站执勤的第五大队执法人员进入他们的视线。老人的孙女立即上前求助,执法人员随即上前详细了解情况。带着浓重东北口音的老人激动地讲述过往,执法人员耐心倾听,从她的叙述中拼凑出关键信息:老家所在的村庄名及一些模糊的老地名。
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寻亲心切且不熟悉当地环境,执法人员一边安抚其情绪,一边迅速行动,根据线索展开调查。他们先通过系统查询村庄相关资料,却因村庄重名陷入僵局。执法人员没有气馁,随即借助网格化管理区域协作力量,联系协作单位丰县交通运输局执法调度指挥中心张主任,发送老人寻访信息,请求丰县所辖乡镇执法中队协助查寻。
与此同时,执法人员陪着老人唠家常,进一步挖掘她记忆中的家乡细节,试图找到更多有价值线索。经过不懈努力,好消息终于传来:经多项资料比对、询问老一辈人及咨询民政部门,初步确认老人记忆中的村庄位置,执法人员又与属地派出所联系,最终得到确认。得知消息的那一刻,老人激动地紧紧握住执法人员的手,不停说着:“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家!”
半小时后,车辆缓缓驶入村庄。车门打开,老人颤颤巍巍走下车,看到儿时玩伴的瞬间,亲人们一拥而上紧紧相拥,泪水夺眶而出,现场满是感人至深的温情。离开故土六十多年,此刻终得团聚,岁月的隔阂在亲情、友情、乡情的拥抱中瞬间消融。
这暖心的一幕,正是连徐“高速雷锋车”精神的生动注脚。它不仅让这场跨越六十六载的归乡梦照进现实,更让人们看见:“高速雷锋车”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交通执法人员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担当,在高速路上架起的 “暖心桥”—— 它以“执法为民”为底色,以“服务群众”为坐标,让每一次援手都成为雷锋精神在新时代交通领域的延续。从收费站的焦急问询到村庄里的相拥而泣,这份温暖早已超越单次助寻的意义,成为连徐“高速雷锋车”扎根一线、情系群众的鲜活见证,让正能量在车轮滚滚的旅途上持续传递,也让连徐“高速雷锋车”的底色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愈发鲜亮。(张先乐 于航)
(新媒体责编:fujia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