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小马智行二季报:北上广深开启无人驾驶Robotaxi收费运营,Robotaxi乘客车费收入涨超3倍

    8月12日,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披露未经审计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业绩涨势强劲,Robotaxi商业化加速。小马智行Robotaxi车辆总数已突破500台,预期年底超1000台;公司二季度总营收达1.54亿元人民币(2150万美元),同比增长75.9%,环比增长53.5%,其中Robotaxi乘客车费收入同比激增超3倍。截至二季度末,现金等价物及长短理财投资为53.56亿元人民币(7.48亿美元)。

    小马智行加速Robotaxi业务商业化和量产落地进程,Robotaxi收入在二季度翻倍增长,带动公司整体营收持续上涨。小马智行创始人、CEO彭军表示,非常有信心在2025年底实现千台Robotaxi目标。公司自6月起与北汽、广汽的合作启动第七代Robotaxi量产,已完成产能爬坡并进入稳态生产,在两个月内生产超200台Robotaxi车辆。此前,小马智行宣布第七代Robotaxi采用100%车规级零部件,自动驾驶套件成本较前代大幅下降70%,拥有10年/60万公里的设计寿命,这些重大突破是其今年加大一线城市Robotaxi部署、提速商业化的基础。

    小马智行二季度Robotaxi业务收入达1090万元人民币(150万美元),同比增长157.8%,其中来自乘客端的车费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超过300%。财报分析,这一增长得益于用户覆盖范围扩大、一线城市用户需求攀升,以及Robotaxi运营车辆规模增长。目前小马智行是国内唯一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开展全无人Robotaxi收费运营服务的公司,一线城市运营总面积超2000平方公里。用户增长方面,针对不同客群优化定价及运营策略,Robotaxi注册用户同比增长136%,用户粘性与运营效率提升。近期,小马智行在北京、广州、深圳、韩国首尔均开展7×24小时自动驾驶测试,并在广州、深圳上线24小时Robotaxi打车服务,因覆盖深夜时段出行需求而备受用户好评。

    小马智行CFO王皓俊表示,公司业绩的强劲增长证明了可规模化、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通过优化“人员-车辆”远程运营比例、降低车辆的保险成本,Robotaxi单位经济模型(UE)改善显著。2025年第二季度,小马智行经调整研发费用为3.16亿元人民币,在产线、物料、人员建设上加速第七代Robotaxi生产和商业落地。“随着第七代车型量产落地进程加速,公司正处在商业化全面提速阶段。”

    小马智行对Robotaxi量产的持续押注在二季度初见成果。多款第七代Robotaxi车型顺利通过多地严苛复杂的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标准和测试要求,获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L4级自动驾驶测试许可。第七代车型已在四大一线城市开启公开道路上累计测试超200万公里,在城区、高速场景以及极端天气和工况下,充分验证其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

    小马智行在第二季度在中东、欧洲和亚洲持续发力全球化布局。中东方面,小马智行与迪拜道路交通管理战略合作,2025年实现首批Robotaxi路测,计划在2026年实现全无人商业化运营。欧洲方面,小马智行6月率先在卢森堡伦宁根市(Lenningen)启动测试并计划扩展至更多地区。亚洲方面,小马智行已取得韩国颁发的国家级别自动驾驶测试许可,4月起首尔江南区的测试拓长至7×24小时测试,能够娴熟应对韩国最繁忙、复杂的城市路况。

    市场分析指出,小马智行Robotaxi商业化进展和技术壁垒被投资机构看好。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小马智行成为首个也是唯一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的L4自动驾驶公司,标志中国自动驾驶科技受主流投资认可,吸引ETF基金、对冲基金、长线投资者的投资,该公司股票流动性得到显著提升。(张扬)

    (新媒体责编:zhangyang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