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邱县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年来,邱县坚持交通先行、物流跟进、产业垒基、电商协同,持续创新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构建高效稳定的农村寄递物流服务体系,构筑起城乡要素流动的便捷桥梁,有效推动了县域特色农产品上行、农资和消费品下行,让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

    1.jpg

    一、交通先行,筑牢城乡联通根基。 一是织密农村交通网络。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基础,大力实施路网改造提升工程,2021年以来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89.21公里,农村道路总里程达900多公里。形成以省道S344、S237、国道G514为主的县城大外环和106国道外联通道,构建起干支相连、覆盖全县217个行政村的交通网络,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达100%,为客货邮融合提供“一路支持”。二是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统筹“县乡村”与“路站运”规划,构建以道路客运班线为主、城乡客运为辅的运输格局,建成4条主线、50条支线,7处客运站及265 处候车设施,实现公交客运线路的全覆盖,达城乡客运一体化5A级水平。同时购置50辆新能源公交车,配套30台充电桩,完成农村客运班线改革,实现镇村客车通达率、城乡客运公交化比率、候车站点500米覆盖率“三个100%”。三是开通客货邮公交专线。以县级共配中心为基点,开通20条客货邮公交专线,依托公交网络构建“县—镇—村”三级配送体系。通过公交首末站、换乘枢纽设置邮政快递交换点,实现邮件快件无缝转运,推动客运与物流资源高效衔接。

    image.png

    二、物流跟进,构建高效寄递体系。 一是构建三级物流服务阵地。投资1500万元在县级客运站建设3000平米共配中心,配备全自动分拣线、智能分拣系统,实现快递高效分拣。将乡镇客运站及闲置空间改造为镇级物流配送综合服务站,把217个村内超市或党群服务中心升级为村级服务站,形成“共配中心—镇级站—村级站—村民扫码取件”的闭环链条。二是整合资源降本增效。推动公交企业与邮政、中通、申通等快递企业深度合作,通过“一车双用”模式由公交带运邮件,降低快递进村成本。梳理“县—镇、镇—村”等线路融合可行性,串线成网实现运输网络融合,提升物流资源利用率。三是搭建共享信息平台。建立客货邮共享信息平台,支持物流企业、农户预约客运带货服务,客运企业可根据货物信息优化车辆和线路,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运输方案。货主通过系统动态管理物流资源,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微信图片_20250819105813.jpg

    三、产业垒基,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一是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以客货邮线路为纽带,推动“产业发展到哪里、物流就通达到哪里”,在沿线培育邱城“丝棉木小镇”、梁二庄“文冠果小镇”、段寨“红薯小镇”等特色产业小镇,形成“快递进村、产品上行”的良性循环,今年1-6月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引投资。客货邮融合带动物流业壮大,物流园日均发货量约4000单,1公斤以下快递成本从2元降至1.6元,其他重量快递成本下降约 10%。优质物流服务吸引大量投资,2025年1-6月份签约项目39个,总投资68.16亿元,招商引资成效居邯郸市前列。三是融合文旅拓展产业。推出“客货邮+文旅”模式,开通旅游专线串联青蛙漫画馆、玫瑰产业园、文冠小镇等景点,挖掘“破釜沉舟”“虎守杏林”等本地典故,打造工业旅游、红色旅游、文化休闲旅游线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今年上半年旅游接待人次达112.44万人,游客总花费7.11亿元,开辟乡村增收新路径。

    image.png

    四、电商协同,拓宽产销对接渠道。 一是发展直播电商培育带头人。立足特色农产品,打造“一品一播”电商直播平台,建成中原地区首个食品网批基地,在全县217个行政村培育电商直播带货领头人,推动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线上销售,激活农村电商活力。二是挖掘适销产品拓宽渠道。从200 余家企业中筛选334类线上适销产品,涵盖农产品26种、工业品298种、文创产品10种,重点推介蜂蜜红薯、文冠茶等136种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打通“田间到餐桌”“工厂到用户”的直连通道。三是引入数字化平台强支撑。引入“大龙网”“猪八戒网”两大数字化服务平台,为电商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品牌运营等全方位支持,助力县域产品提升线上竞争力,实现电商与物流、产业的深度协同。(供稿单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赵海漩)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