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轻装上阵干实事 基层的春天更有奔头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印发后,办公室里的讨论就没停过。大家对着文件一条条看,时不时有人念叨一句:“这说的不就是咱们常遇到的事儿嘛!”字里行间的实在劲儿,让咱们基层干部心里暖烘烘的——原来上面真的懂咱们的难处,知道咱们最盼着啥。

    有同事回想起刚到乡镇那会儿,光应付会议就够让人头大的。早上这个会,下午那个会,有时一天下来,就没怎么离开过会议室。手里记了一堆待办事项,却抽不出时间去干工作。晚上加班填写没填完的一堆报表。

    这几年减负的呼声一直有,但形式主义总像换了件马甲,时不时冒出来。就说那些手机里的APP吧,这个部门一个,那个科室一个,每天光是打卡、填数据就得耗掉不少时间。有次在村里调解矛盾,正说到关键处,手机响个不停,催着要上传巡查照片,村民打趣说:“干部现在比谁都忙,走哪儿都得拍照留证。”

    这次的《若干规定》,就像一把精准的钥匙,打开了咱们心里不少“堵点”。比如不让随便借调基层干部,这可太实在了——之前镇上人手本就紧张,再被借调走几个,剩下的人只能连轴转,有家顾不上回是常有的事。这两天明显感觉轻快了不少。开会少了,就算开也直奔主题,不用来回跑腿;报数据时,好多信息能共享了,不用再重复填来填去;手机里的APP也在慢慢整合,不用再挨个盯着打卡了。村支书说:“现在下村的时间多了,问的都是老百姓关心的事儿,这才是干实事的样子。”

    其实大家都明白,减负不是减担当,松绑是为了更好地往前冲。少些文山会海,就能多些田间地头的脚印;少些督查考核的折腾,就能多些解决问题的心思;少些形式上的讲究,就能多些实实在在的成效。就像文件里说的,要“有更多精力抓落实”——落实到让村里的路更平、水更清,落实到让乡亲们的日子更红火、笑容更灿烂,这才是咱们基层干部最该干的事。(宋鹏)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