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下,高校作为培养青年人才的主阵地,肩负着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输送高质量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聚焦现代科技赋能,将其深度融入青年学生的成长全过程,是顺应时代潮流、破解教育难题、提升育人效能的战略选择,对推动高校青年实现更全面、更充分、更具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以人为本: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现代数智化技术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科技赋能高校青年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即利用技术手段更好地服务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目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以开放、积极、包容的态度拥抱变革,将现代科技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着力培养具备改革创新意识、扎实专业基础、高度社会责任感,并能驾驭人工智能的新时代高质量人才。
企业发展:适应智能时代人才需求
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正深刻融入众多行业,高校青年需具备危机意识,提前规划。在校期间应关注科技发展与专业学习的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方向,着力培养理解、应用、协作甚至创造人工智能的能力,锤炼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数字化素养等核心竞争力,以在未来职场和科技创新中占据主动。
打破传统:突破教育瓶颈、促进教育公平
传统教育模式侧重课堂理论,易与社会实践和企业需求脱节。科技赋能下,人工智能技术能有效突破时空限制、师资不均衡等瓶颈,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智能化教学辅助、精准化评价反馈,显著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同时,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平台和资源,有助于弥合地域、校际差异,为更多青年提供优质、可及的学习与发展机会。
重塑教育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综合能力
高校应将赋能青年发展纳入长远战略,制定清晰规划。在培养过程中,需重塑教育教学模式:个性化学习引擎:利用平台分析学习行为、知识掌握与兴趣偏好,智能推荐资源、定制路径、调整节奏,实现“千人千面”教学。智能教学助手:承担答疑、批改、基础讲解,释放教师精力用于高阶思维培养和人文关怀。沉浸式学习环境:融合VR/AR、AIGC等技术,构建仿真实验实训场景,提供交互体验。智能化教学评价:运用AI进行多维度过程性评价,超越单一分数,提供全面反馈。
赋能科研与创新水平,提高高校青年就业能力
青年人才需在扎实专业基础上,提升数据收集、分析、应用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人工智能强大的文献检索、分析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可视化和流程管理工具,可加速科研进程。跨学科创新平台:搭建AI驱动的实验室或虚拟协作平台,鼓励利用AI工具解决复杂问题,催生跨学科成果。智慧生涯规划:基于数据分析学生能力、兴趣、性格及市场趋势,提供个性化发展建议、精准实习就业匹配和求职技能辅导。
提升师资队伍能力,完善数字教学设施与平台建设
企业数智化人才需求提升,对教师队伍提出新要求。高校教师需:提升自身数智化技术能力和跨学科知识,可通过深入企业学习或系统性AI素养培训,探索AI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培养骨干教师。同时,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建设高速校园网、高性能计算中心、AI教学实验平台、数据中台等,为AI应用提供基础,为学生实践提供虚拟平台。
课程体系重构与资源建设,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基于市场需求变化,高校需调整人才培养内容:在保留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增加数智化技术特别是其与专业融合的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与资源:积极开发或引进优质AI课程、教材、案例库和在线资源;减少传统手工课程,推动跨学科整合。深化产学研融合:加强与AI领先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实验室、实习基地、联合项目,引入产业真实场景和前沿技术,使学生“学中用,用中学”,缩短理论与实践距离。
(高艳玲 桂林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