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消失”的I级防洪点

    “这次棚洞建成后,将从根源上解决来自于车站上方高位岩体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的隐患。”8月11日上午8时45分,成昆铁路长河坝站棚洞建设施工现场,担任施工监管任务的西昌工电段西昌桥路检查车间桥隧工徐瑞云正聚精会神地监看棚洞箱梁施工过程,这是今年成昆铁路防洪重点工程之一。

    成昆铁路峨边至甘洛段是全线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区段,沿途峭壁林立、悬崖高耸,长河坝站棚洞与上方悬崖的落差更是达到700余米,风化严重的中厚层凝灰岩及岩屑砂岩裸露其外,还有部分岩石略微突出,较易发生高位崩塌。半个多世纪以来,成昆铁路的护路者们为守住这片山上的石头费尽了心思。

    徐瑞云指向长河坝站不远处的K270看守点说到:“过去数十年,这个点位每天都需要人24小时不间断观测巡守,才能时刻确保来往列车运输安全。”看守点在车站旁的深溪沟隧道进口处,一个小小的平房如同岗哨般面向悬崖而立,犹如一位沉默的哨兵。向上方峭壁看去,一张张数十年间不断修筑完善的主、被动防护网,层层叠叠地拦在山体上,为下方铁路筑起道道屏障。

    苟树强是K270防洪看守点的看守工,他与其他看守工在这里已经巡守11年了,11年间,他每隔一小时就需要走出看守点对山体进行观测。“每到下雨天就睡不好觉,遇到连续降雨和冷热交替时,山石就很容易产生崩落,我们更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苟树强身形虽然佝偻,却在长年累月的巡查过程中逐渐摸清了大山的“脾气”。

    今年三月,覆盖成昆铁路峨边至甘洛五处重点区域的棚洞陆续开工建设。防护网对较大方量巨石和塌方的防护能力存在局限,棚洞将进一步补足这一弱点。担任五处工程总体监管任务的峨边桥路维修车间工程师唐良奎说:“长河坝站棚洞高9.3米,总长154米,根据五处重点区域不同特点采用不同工艺进行施工,其中位于长河坝站的棚洞整治工程采用与既有棚洞连接以及融合部分隧道端墙、全覆盖车站高风险区的方式建设,棚洞梁顶抗冲击部分采用C40混凝土浇筑,建成后可有效保障铁路运行安全。”

    “距离这里24公里的K246棚洞下,就有着曾经成昆铁路的K246一级防洪看守点,女子防洪看守工章显容在那里坚守三十余年,付出了全部的青春年华。”徐瑞云讲述着从老师傅口中听来的故事,高兴地笑到:“这几处棚洞一旦完工,成昆铁路最后3个Ⅰ级防洪看守点就将在不久后进行研判降级或取消,防洪能力上去了,压力也下来了。”

    “消失”的Ⅰ级防洪看守点承载着数代成昆人的记忆,守护了半个多世纪列车安全的它们把职责交于“钢筋铁骨”的棚洞,继续守护大山中的钢铁动脉一路畅通。(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陈思翰 马志鹏)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