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496.22 KM/H刷新全球汽车极速,仰望U9 XTREME全球限量30台

    近日,仰望汽车正式宣布,旗下仰望U9赛道特别版车型定名为仰望U9 Xtreme(简称仰望U9X),全球限量发售30台,并为每一台提供独一无二的整车定制方案。今年8月,该车以工程测试车身份创造全球电车极速纪录;仅一个月后,仰望U9X再度突破极限,凭借496.22km/h的全新成绩,取代燃油车登顶全球汽车极速榜首。同时,仰望汽车还公布了仰望U9X在德国纽博格林北环的首次圈速成绩——6分59秒157,凭借超高速下的稳定性能,用实力展现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高性能汽车领域中极速性能与赛道操控的兼容性突破,印证“超越极致,前所未有”的品牌精神。

    图1:仰望U9X极速及纽北圈速首测成绩官宣海报

    仰望U9X命名来源于英文单词“extreme”,意为极限、极致,而字母“X”寓意未知与边界,二者组成的“Xtreme”象征着仰望U9X突破边界、追求极限的探索精神。与定位“可赛可街可玩”、兼顾日常舒适性及赛道驾趣的现款仰望U9不同,仰望U9X专注于极致赛道性能,在整车软硬件层面实现了全面赛道化升级,释放纯电超跑在赛道场景的强悍实力。

    仰望U9X搭载全球首个量产全域1200V超高压平台,配备四个转速高达30000rpm的高性能电机,采用高强度航空铝壳体、高速轴承及970MPa转子等顶级材料,整车综合马力超3000Ps,推重比高达1217 Ps/t,多项性能指标均达全球顶尖水准。在此基础之上,与现款仰望U9同根同源的易四方+云辇-X技术架构,又创新性地将“车身姿态控制”引入赛道场景,不仅实现超越理论数据的性能质变,更通过重塑物理极限,使得极速与圈速在同一款产品上被双维兼顾,将纯电超跑的综合性能推至全新高度。

    图2:仰望U9X高环极速测试图

    为匹配全面进化的赛道动态性能,仰望U9X重构了整车冷却系统,采用大流量油泵和立体电机冷却方案,使冷却系统总功率提升133%,确保峰值性能全程稳定。赛道级刀片电池通过优化电芯与内阻,配合全新的双层冷却结构,实现了30C的超高放电倍率与极致散热效率,全面提升仰望U9X放电加速和回收减速能力,树立了磷酸铁锂电池性能标杆。

    不仅如此,仰望U9X的制动系统也得到大幅强化。仰望U9X全新配备了钛合金碳陶制动系统,其中升级版碳陶制动盘采用打孔划线设计,显著提升摩擦与散热效能;而钛合金卡钳在减轻簧下质量的同时,提供精准无虚位的制动脚感,其低导热性更杜绝了刹车油沸腾风险。针对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仰望U9X还对易四方电制动算法进行了深度标定,有效降低机械制动负荷。在纽北177个弯道的实测中,仰望U9X实现了全程制动性能无衰减,展现出顶级的制动稳定性。

    图3:钛合金卡钳及升级版碳陶刹车盘

    为应对赛道极限工况对轮胎的严苛要求,仰望团队基于2024年纽北、极速测试的海量数据成果,与佳通联合定制开发GitiSport e·GTR² ᴾᴿᴼ半热熔轮胎。这套赛道级轮胎采用了广泛应用于防弹衣的超高强度芳纶纤维,有效抑制高速离心膨胀,强度可突破500km/h速度壁垒,保障超高速行驶的稳定性。非对称赛道花纹设计在显著提升弯道抓地性能的同时,兼顾了湿滑路面的快速排水。同时,胎圈至胎侧的关键过渡区域也经过了结构性增强优化,以支持超高G值稳态过弯,全面保障高速操控与安全。

    仰望U9X极速与圈速的双维突破,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之路树立了全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品牌已在全球高性能汽车领域成为当之无愧的技术引领者;而全球30台限量销售,更让每一台仰望U9X都成为凝聚尖端科技与收藏价值的珍稀典藏,以极致超跑之态,向世界展示中国汽车工业的实力飞跃。(张扬)

    (新媒体责编:zhangyang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