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结果,中铁三局以290.880分位列A级第一名,这是中铁三局近10年来第6次荣登榜首,更是连续18个评价期位居“A级”行列,充分彰显了企业综合品牌实力和影响力。其中,铜吉铁路1标项目获评A+等级,为企业信用评价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铜吉铁路连接贵州铜仁与湖南吉首,是沪昆高铁连接张吉怀高铁的重要纽带。铜仁和吉首相距百十公里,沿途山青水秀,名胜众多。长期以来,两地并无高铁连接,来往不够便捷。中铁三局挺进山水之间,开隧道、架桥梁、修铁路,为两地架起快速通道,为湘黔合作铺下新的基石。
铜吉铁路正线全长51.591km,为双线电气化客运专线,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其中湖南省正线长度33.166km,贵州省正线长度18.425km。中铁三局承建的铜吉项目1标正线长度27.394km,主要工程包括桥梁22座、隧道21座、路基19段、无砟道床12.01铺轨公里。该标段地质构造复杂、桥隧占比高、临近既有线,且环水保要求高,施工难度大。项目部坚持“高标准、强基础、严程序、勤思考、重落实”理念,努力打造依法有序安全高质量建设标杆。
高标准谋划高效率推进
武陵山区山栾起伏,河谷纵横,交通不便。铜吉项目参建人员进场以来,迎难而上、向险而行,昼夜奋战一月有余,修成总长30多公里的施工便道。便道蜿蜒曲折,如巨龙盘旋在陡峭山间。
站在便道上纵目四望,周遭风光秀美,铜吉项目参建人员却无暇欣赏,而是全身心投入前期施工。2024年底开工后,项目部按照沪昆客专湖南公司对于现场标准化管理要求,加强施工策划,打造了标准化钢筋厂、拌和站、中心料库等7处临建工程,并策划了自行式挂篮、大跨连续钢构、连续梁转体、标准化洞口、标准化隧道施工作业面等多处示范点,引领工程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项目部坚持“开工必先、开工必快、开工必优”理念,以攻坚之势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实现了全线首家项目部驻地入住、首家拌和站验收、首家施组审批、首家隧道进洞施工等13项全线第一。同时,大力推行“四统一、三色、7S”管理,提高现场文明施工水平。走进铜岩隧道斜井入口,场地整洁、绿植葱笼,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三区分离,秩序井然,为各工点标准化建设树立了标杆。
打造隧道全机械化施工样板
铜岩隧道是铜吉铁路项目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全长7425.9m,最大埋深约224m,中铁三局负责施工的长度为2665.9m。该隧道规模大,地质复杂,以Ⅲ级、Ⅳ级围岩为主,穿越岩溶区,地下水丰富,安全风险高、施工工期长。
项目部专门组建隧道大机作业队,采用全工序机械化施工应对复杂地质条件,降低人员劳动强度,保障作业安全。作业队配置三臂凿岩台车、拱架安装机、多功作业台车、湿喷机械手等机械化设备,在开挖、打眼、立架、装药爆破等工序节省人工10余人,实现了“机械化换人”目标。
隧道大机作业队通过组建产业工人专业化队伍,严格执行“设备自有、人员自管、管理自主”三自管理模式,实现施工效率与安全质量的双提升。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项目部大力推行“五同”管理模式,打造产业工人社区,建设产业工人学堂、安全体验馆、劳务实名制管理区、文化长廊、创新工作室、文体活动室,提升产业工人能力素质,增强队伍凝聚力。产业工人学堂已连续开展3次技能培训,为隧道施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信息技术助推管理精细化
铜吉项目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在1#智能钢筋场,配备钢筋笼工作站、数控箍筋生产搬运工作站、数控弯曲中心、全自动小导管生产线等智能化设备,提升钢筋及钢构件生产效率。钢筋加工场搭载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5G互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软硬件的结合,管理人员可实时掌握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推进情况。为强化物资管理,自主开发了智慧物料通小程序,实现物资出入库的移动化、实时化管理,差错率可控制在0.1%以内。
项目混凝土拌和站智慧系统集成了生产管理、材料管理、质量监控、搅拌车智能调度、双机双控、智能料仓、环境监测等系统,大大提高了拌和站的生产效能和产品质量。此外,项目部在铜岩隧道积极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实现了视频监控、门禁与人脸识别、爆破预警、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等功能,并升级安全穿透式管理平台,协助管理人员迅速了解隧道的整体施工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升管理水平。
项目部还专门打造了可视化管理平台,陆续将钢筋厂、拌和站、隧道等信息化系统集成起来,提升项目管理的可视化和协同性。走进项目智能控制室,可视化平台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项目动态、生产进度、安全生产责任单元等信息,重要管理信息一目了然。
绿色引领生态工程建设
铜吉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穿越凤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凤凰国家地质公园、登高楼坡古道文物遗存点等3处环境敏感目标,跨越沱江,环水保要求高。项目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出台《武陵山区生态工程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要求,切实做到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沿线水体功能、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项目部在铜岩隧道斜井建设污水处理站,通过混凝沉淀、加药降解处理,实现快速去污,净水流量最高可达200m³/h。在跨杭瑞高速公路特大桥、三角洞大桥左线、老寨坡跨新S308大桥施工现场设置压滤机,高效实现泥水分离,推进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跨沱江大桥施工便桥采用钢栈桥工艺,项目部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减少对水体的扰动。栈桥以钢管桩取代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大限度降低对沱江水质的影响。
此外,项目部还通过永临结合方式,统筹布设沿线临时工程,减少工程占地和地表开挖;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加强边坡支护,减小开挖创面;强化土石方管理,弃渣排至指定弃渣场,避免产生次生生态破坏;在环境敏感区采用低噪声、低振动设备,并尽量缩短相关区域施工时间,减缓生态环境影响。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项目建设
铜吉项目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水平,促进党建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浓厚工作氛围。
项目以“廉创铜吉”党建品牌创建为基础,持续开展廉洁文化进工区、家属助廉、创岗建区、党员亮身份等活动,凝聚发展合力。在铜岩隧道现场,多名工人左臂上戴着印有“共产党员”大字的红袖标,这是党员在亮身份。小小的袖标亮出了责任,也亮出了三局人的底色。
项目部与指挥部、监理、设计院等单位联合成立铜吉铁路项目站前1标联合党支部,积极参与沪昆客专湖南公司党委党建联创共建活动,以组织生活共过、党群活动共办、队伍建设共管、业务问题共商、廉政风险共防、党建资源共享和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保稳定、保落实、保畅通“六共六保”机制为基础,充分调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主动性、创造性,为项目建设注入强劲“红色动力”。
党支部承办了沱江工点“共建武陵山生态工程,同绘绿色发展新画卷”主题党日活动,为打造武陵山生态工程添力加码。开展了“党建引领 科技赋能”定课题联合攻关行动,为探索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施工进行技术研究。举办了防汛应急综合演练,做好洪涝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生产安全。参与了铜岩隧道技能比武竞赛,以赛促学,以赛提技,激发技能人才活力与创新力。
为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党员的精神风貌,党支部还与凤凰县党校举办联谊运动会、参加象棋邀请赛、组织观看禁毒宣传视频、走进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效,今年7月,项目党组织被建设单位评为“先进党组织”。
巍巍武陵山,见证了三局人攻艰克难的无畏;滚滚沱江水,记录下建设者实干争先的足音。进入施工黄金季,铜吉项目各工点正全面铺开,一根根桩基拔地而起,一座座隧道向山腹延伸,大干快上的热潮在沿线处处涌动。项目建设亮点纷呈,铜吉铁路未来可期!(李亮)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