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建国)南太平洋的午后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巴新西高地省姆普村的田野上。在村民塞米家后的一处阴凉山坳里,几位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正和塞米一家采摘蘑菇。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巴新项目部工会主席闫嘉彬看着长势喜人的蘑菇十分欣慰:“乡村振兴之风也随着我们的工程吹到了海外,让村民们看到了靠自己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希望!”
由中国港湾承建,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巴新项目部实施的哈根城市道路项目位于巴新西高地省,全长42.835km,设计为双向两车道。项目建成后,将作为西高地高速公路项目的有益补充,进一步完善高地交通网络,紧密连接哈根城市与乡村交通带,强化区域联系,提升人员、货物的流动效率,对带动沿线农商经济,加快建设哈根成为高地农产品集散中心具有积极作用。
姆普村的村民塞米还有另一个身份——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巴新项目部的属地安全主管,他自西高地高速公路项目开始跟随项目团队工作,如今已有7年之久。去年5月份,塞米的父亲重病卧床,而塞米又因工作繁忙无法分身,家中种植的咖啡豆、仔姜等作物已经成熟,却因劳动力短缺面临烂在地里的风险。闫嘉彬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蓝马甲”志愿者服务队前往姆普村,帮助塞米一家抢收农作物,最大程度减少经济损失。塞米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你们解决了我的大难题!”
随着工程建设持续推进,项目对属地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增加。在塞米的引荐下,项目部安全员刘顺年带着招聘任务再次走进了姆普村,一次性招收了50多个村民。这些村民淳朴、肯干,但技术基础几乎为零。对此,项目团队早有准备,技术部门计划开设“双语小课堂”,由英语好的中国技术员和属地班组长共同负责。
在施工现场,村民们从最简单的力工干起,再逐步学习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每次作业前,技术员会先将操作要点用英语讲解,班组长再迅速翻译成皮钦语,手把手教学示范。“真正教会他们一项技能,远比单纯提供一份短期工作更有意义,即便我们的工程完工了,产业工人的身份也能帮助他们找到新工作。”看着这群未来的属地产业工人,刘顺年感到无比欣慰。
今年9月,闫嘉彬从戈罗卡省的中国援巴新菌草基地引进了大批菌包,计划重建项目部的育菇房。塞米的妻子希拉也前来帮忙,当她得知这些菌包能长出价格不菲的蘑菇时,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我们平时只能靠运气在山上采一点野生菇,没想到自己也可以种!”希拉的反应让闫嘉彬萌生了一个新念头:何不把种蘑菇的技术也教给村民们,让他们多一份收入呢?
项目部在多次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蘑菇培育经验,在闫嘉彬的带领下,大伙来到塞米家,手把手地指导搭建菇棚。项目部的“农业技术员”们倾囊相授:“记住,10个菌包大约配3公斤水,出菇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10天后,一簇簇鲜嫩的蘑菇便顶破菌包,探出了头。这种新奇高效的农作方式,立刻吸引了许多村民的目光,闫嘉彬慷慨地将数百个菌包送给大伙,带领他们参观学习,毫无保留地分享全套培育技术。
从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到系统培养产业工人,再到协助优化农业结构,项目部持续发力,已累计为姆普村创造就业岗位80余个,培养产业工人40余名,建成育菇房5座,带动人均年收入提高约1万元。
“工程干到哪里,责任就延伸到哪里,我们不仅要打造中交精品工程,更要用真诚与智慧为当地村民创造更多福祉。”闫嘉彬信心满满地表示。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