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G字头标杆列车满载温情与速度出发

    11月16日9时49分随着标准化呼唤应答声,动车组司机推动手柄,G814次复兴号驶出广州南站,这是一趟标杆列车速度快、停站少、旅时短,深受旅客欢迎。据悉,目前,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行的标杆列车主要分布在京广、沪昆、赣深、甬广等高铁线路,共有251列。

    高密度运营,让350公里成了区域联动的“黏合剂”。曾经,350公里时速是试验线路上的“惊叹号”,如今,它是广州局管内251列列车的“运行标配”。京广高铁长沙南至深圳北的“黄金走廊”,每日4个整点的8列往返车次,让跨城办公的白领能早享长沙米粉,午尝深圳茶点;沪昆高铁杭长段的“1小时班列”,把长沙与沪宁杭的时空距离压缩到“一杯咖啡的车程”。这种高密度350公里圈,不是简单的车次叠加,而是用交通效率打通了区域经济的“毛细血管”。

    温情化服务,让高速车厢成了流动的“温暖空间”。速度之外,人情味成了高铁的新标签。广九客运段的“三个一”服务,把优质服务拆成了具体的日常:用一个笑脸消解赶车的疲惫,用一个眼神接住带娃乘客的窘迫,用一件好事为旅客排忧解难。当列车长弯腰帮老人放好行李,当乘务员为独自带娃要上卫生间的母亲照看孩子,350公里时速的车厢里,时速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有了人情的温度,让“赶路”变成了舒适出行。

    各系统配合,让350公里成了高质量运营的“试金石”。如今的350公里时速,不是偶尔可达的峰值,而是一路可控的常态。251列标杆列车的常态化运行,考验的从来不是单一技术,而是各系统间的协作能力。从轨道铺设的毫米级精度,到信号系统的毫秒级响应,从复兴号动车组的稳定性能,到乘务班组的标准化服务,每一列350公里时速的列车安全准点,都是技术、管理、服务的“合力结果”。

    从“追着速度跑”到“把速度过成日常”,中国高铁的350公里早已不止于速度表上的数字,它是区域协同的“黏合剂”,是出行体验的“提升器”,更是高质量运营的“试金石”。当又一列复兴号以350公里的时速驶出站台,它载着的不只是旅客,更是一个用“速度、密度、温度”织就的“流动中国”新图景。(李可克)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