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屿集团始终不忘初心,以“开路先锋”和“排头兵”的闯劲和担当,为厦门“两高两化”建设注入澎湃动能。图为坐落于厦门自贸片区的象屿集团大厦。(企业供图)1995年11月28日,在厦门经济特区这片热土上,一家为保税区建设而生的国有企业挂牌成立,它就是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从0.6平方公里的滩涂起步,在开放潮头逐浪前行,今天的它,以总资产增长1100余倍、净资产增长6800余倍的发展答卷迎来“三十而立”,生动诠释了特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从滨海一隅到全球布局,象屿集团缘何崛起,又靠什么始终立于时代潮头?回溯象屿集团30年的发展轨迹,我们看到了一条清晰且坚定的战略路径,一种深植于国家发展脉搏、以市场规律为遵循、以共生共赢为追求的长期主义哲学。
潮头启航,乘风扬帆铸基因
“象屿”曾经只是靠近厦门西海岸的一座无人小岛。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象屿保税区,建设者们以“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占城乡一分田”的豪情壮志填海造地,创办“特区中的特区”。
1995年象屿保税区在全国率先实行政企分开,象屿集团应运而生,在担负起保税区建设开发使命的同时,也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和海纳百川、乘风扬帆的“海洋文化”深深镌刻进自身血脉。
象屿集团的启航并非坦途,而是资产负债率高达95.7%的生存考验。但象屿人发扬草根精神、事业情怀,坚定向市场找出路、以改革求发展:厦门市首家资产经营一体化试点企业,厦门市首家股份制现代综合物流企业,全国首家通过ISO9002认证的仓储、报关、货运、堆场综合服务国企,全国首个中外双方股份各占50%的合资码头公司,推动厦门成为大陆首个获准经营对台海运快件业务的城市……踏石有痕的创新步伐,让敢为人先成为最鲜明的“象屿印记”。
这份开拓精神,也随着象屿“走出去”的脚步播撒向更广阔的天地。从租来的两室一厅、2人团队,到11年后的上海第二总部、500人团队,上海滩见证了象屿人中流击水、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勇气。在东北黑土地上,象屿人顶着零下30℃的严寒,拼出“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达效”的“象屿速度”。
如果说特区精神赋予象屿开拓的锐气,那么海洋文化便给予象屿远航的智慧与定力。象屿人深知,航程万里,必须把稳航向,敬畏天时与风浪。因此象屿集团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政治原则,着力推进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为企业强根铸魂。其打造的五个结合党建工作体系、理论学习“321”工作机制荣获厦门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一、二等奖,集团党委荣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党建引领下,象屿集团又将战略和文化作为企业善治的两大抓手。集团“五五”“六五”“七五”战略规划的制定落地,彰显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从《象屿文化大纲》到《象屿集团宪章》的薪火传承,造就了凝聚数万员工的文化自信。
战胜风浪、穿越周期,还需要精湛的“航海术”。象屿集团坚持“风险第一、利润第二、规模第三”的发展理念,从战略、结构、制度、人力资源等维度把控风险,构建起具有象屿特色的风险管理文化和风险管控体系。
纵观象屿集团30年来的发展历程,象屿人始终在探索和回答一个问题:如何造就一家与时偕行、事业长青的百年企业。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浓缩为象屿集团的企业使命——“计利天下 相与有成”。
计利天下,躬行大道天地阔
计利天下,既包含着心系国之大者、人民幸福的国企担当,也包含着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中实现价值升华的经营智慧。
30年来,象屿集团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坚持“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互促共进。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东北全面振兴战略,象屿构建起集种植、收储、物流、贸易、深加工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服务体系。7个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总仓容达1300万吨,满仓时可满足14亿国人18天的口粮需求;农业产业级互联网平台连接32万农户,年跨省粮食物流量1000万吨,年玉米加工能力超350万吨……象屿实现了从传统粮仓守护者到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者的战略跃迁,不仅助力端牢中国饭碗,更重塑了农业产业的价值生态。
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象屿努力构建全球化供应链服务体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公司在新加坡、美国、德国、沙特、印尼、泰国、越南、南非、尼日利亚等国设有驻外公司或办事处,合作客商遍及110余个国家和地区,整合丰富的产业、信息、物流、金融等资源,为客户输出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聚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象屿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在印尼投资建设年产250万吨不锈钢一体化冶炼项目,将中国的技术、市场与印尼的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该项目被中国国家发改委列入“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库,也被印尼政府列入国家战略项目,截至2025年8月已带动进出口贸易额超200亿美元,为当地直接创造约1.2万个工作岗位。
这种战略自觉,同样体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风口。当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象屿将多年积累的全球资源调配能力、物流网络优势和风险管理经验,精准注入锂电、光伏、储能等赛道。从源头矿山、上游冶炼厂、中游加工厂到下游终端厂商,象屿贯通“资源进口-精深加工-全球销售”的国际化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模式,成为连接中国制造与全球绿色转型的重要纽带。
在高端制造领域,象屿铝业依托辽阳、营口、天津、安徽四大生产制造中心,构建起从电解铝、铝挤压、高端铝压延到精深加工的完整生产链条,年产能超200万吨。当象屿研发的船用铝合金板材解决超大型乙烷运输船建造难题,汽车板成功导入国际高端新能源车供应链,人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家企业的成长,更是中国制造业向价值链顶端攀升的缩影。
服务特区,深耕厚植见匠心
30年来,象屿集团同样不忘发轫的初心,以“开路先锋”和“排头兵”的闯劲和担当,为厦门“两高两化”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从建设通用厂房和办公楼,到为厦门自贸片区打造高能级招商载体和服务平台,象屿集团持续为区域发展筑巢引凤。厦门国际航运中心、自贸金融中心、自贸时代广场……象屿打造的自贸中央商务区,迄今已吸引近700家企业入驻,注册资本金超600亿元,形成物流、金融、贸易、科技、法务服务等产业集群。
从运营全国首个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打造大嶝小镇·台湾免税公园,到争取政策支持,推动厦门在全国率先打通对台海运快件物流通道,实现“两岸携手、共赢全球”,象屿集团持续在两岸融合发展上探路先行,助力厦门充分发挥对台优势。
这条对台海运“黄金通道”,还助推厦门成为跨境供应链的枢纽节点,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中占得先机。如今,象屿打造的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入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成为厦门自贸片区的一张金色名片。在海沧马銮湾,象屿智慧供应链产业园发挥全市最大民生物流园区的枢纽功能,并以光储充换一体化的创新模式,为城市绿色发展树立新标杆。
2022年,象屿集团进一步承接厦门市港口航运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使命,重构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深入探索港城融合、文旅融合的新路径。3年来,鼓浪屿登岛游、国际邮轮游品质迭代提升,“屿见·厦门海上游”品牌入选全国示范,全国首个闽南幻境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火爆出圈,象屿以创新实践擦亮“海上花园”的城市底色,为厦门文化影响力提升和文旅商贸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相与有成,和合共生向未来
如果说“计利天下”展现了象屿发展的宏大格局,那么“相与有成”便诠释了其超越狭隘视野的共赢智慧。象屿始终追求“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的和合共生,通过产业链和价值链链接各方,做到客户信赖、员工自豪、股东满意、社会尊重。
在“一带一路”前沿,象屿既是产业发展的参与者,也是民心相通的推动者。他们在印尼厂区周边铺设供水管网,将清洁水源送入周边村镇;循环利用生产产生的铁渣废料,为附近10个村庄修建道路;开展“百人助学”“千人育才”教育工程,长期资助优秀学子,并向当地8所孤儿院捐赠生活物资……这些融入当地、造福社区的扎实行动,让“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之花,绽放出跨越国界、美美与共的芬芳。
在业务经营实践中,象屿既是“共赢链”的串联者,也是共赢生态的塑造者。象屿股份的“屿链通”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在实体产业和金融机构间架起信任桥梁,盘活存货和订单,为中小企业注入资金活水;象屿“智运”数字货运平台,让货物和车辆沿最优路线“双向奔赴”,确保每一单运输安全高效。象屿金象精准洞察产业链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综合金融服务,支持产业转型升级。象屿产发以“一园一链”模式,汇聚优质产业要素,创造平台生态价值,用“搭平台,促共赢”的象屿智慧,加速供应链、产业链的串联和延伸。
将视线转向民生领域,“相与有成”则化作对百姓美好生活的温暖守护。怀揣“值得一生信赖”的承诺,象屿地产致力于为人们打造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理想生活空间。在其匠心筑造的“一生之宅”里,千家万户对“好房子”的向往化为现实;在屿果公寓里,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找到了集居住、社交、休闲、成长于一体的城市港湾;在象屿慈爱老年养护中心内,长者们依托“医养教”结合的服务体系,享受有尊严、有温度的晚年生活。在闽宁协作、对口援疆、挂钩帮扶等工作中,象屿从产业、人才、文化、民生等维度多管齐下,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这份对“人”的深层关怀,让企业发展与社会福祉紧密相连。
这份“相与有成”的智慧还延伸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在厦门的“城市绿肺”东坪山上,推动生态修复、基础建设、村庄发展及产业导入,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这种“生态+”的创新实践,也体现在制造、物流、建筑、金融、港口发展等诸多领域的绿色转型中。
换而言之,“相与有成”体现了象屿集团对ESG理念的深刻理解和践行——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不断推动企业责任实践与经营管理的融合深化,携手各方伙伴,共同实现更负责任、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增长。
象屿集团的三十年发展历程,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更是理解中国国企发展之道、长青之道的绝佳样本。那份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以价值创造为本、与天下人同行的经营智慧,已然沉淀为穿越周期的长期主义密码,成为象屿集团在时代大潮中行稳致远、逐梦百年的韧性之源。(吴晓菁)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