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蜀黍”是城市中最可爱的人,去年他们推出了哪些道路新政?又有哪些工作亮点呢?昨天,深圳市交警局官方公布了2017年深圳交警工作的十大亮点,并提醒市民在新的一年中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
亮点1:全国城市道路交通
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深召开
近年来,深圳交警运用法治理念和创新思维,破解交通顽症,走出了一条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具有深圳特色的城市交通管理新路子,形成了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2017年4月,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深圳召开,深圳交警的多项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亮点2:深圳交警获评
“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
为提升深圳市民交通文明素养,深圳交警狠抓交通环境治理,努力提升道路交通管理综合水平,不断夯实文明交通基础工作,积极营造安全、畅通、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2017年11月,深圳第五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同月,深圳交警获评“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
亮点3:“城市交通大脑”
斩获全球大奖
2017年7月,深圳交警和华为公司建立了联合创新实验室,并于9月正式启动了“城市交通大脑工程”;11月15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2017年世界智慧城市博览会”上,“城市交通大脑”所取得的创新成果荣获2017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平安城市专项奖”。
亮点4:交通事故预防工作
成效显著
2017年,深圳交警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惠民生”,以“严管、严防、严治、严查”的高压态势,启动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全年共启动深度调查的案件344宗,共逮捕19人;持续开展“猎虎”行动,全年共查处酒驾14163宗,其中酒驾8658宗、醉酒5505宗,连续5年未发生涉酒较大交通事故。开展“平安凌晨”行动,夜间事故下降明显。2017年,深圳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70人,下降16.83%,实现了连续13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
亮点5:千人铁骑队全覆盖巡控
2017年,深圳交警铁骑队伍已经发展到1300人,通过全路段、高密度、网格化的巡控,每天巡逻里程60000公里,相当于每30分钟就将深圳所有道路覆盖一次。铁骑的应急反应时间始终控制在5分钟以内,巡段的见警率提高了106%,管事率提高了42%,快速反应时间缩短了67%。
亮点6:创新实施“微治堵风暴”
深圳交警以“分级治堵、菜单治堵”为主要思路,排查、梳理全市市级、区级、街道级共200个交通拥堵点段作为2017年度重点治理对象,以定人、定点、定时、定量的方式实施“治堵风暴”行动,采用“传统+创新”治堵方式,并大力引进“借道左转、左转待转、可变车道、单行交通、潮汐车道、HOV车道、交替通行”新型交通组织方式进行堵点的创新治堵。“微治堵”成效明显,2017年全市工作日交通运行状况较2016年提升显著,全天平均车速提升7.6%,晚高峰平均车速提升13.8%。
亮点7:启用全国首个
“车驾管实战支撑中心”
2017年8月1日,深圳交警建立了全国首个“车驾管支撑实战中心”,形成了“情报+打击+督察+宣传”四位一体的职能,突破数据壁垒,形成车管特色情报分析产品支撑路面民警开展交通管理,促进机制创新。
亮点8:成立全国首个
共享交通联合指挥调度中心
2017年11月30日,深圳交警联合各共享平台运营商组建的“深圳市共享交通联合调度指挥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通过政企合作、协同共治,逐步规范相关行业内部车辆管理,定期将在深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数据共享给在深各共享单车企业,各共享单车企业统一对相关违法行为人采取停用措施,引导共享交通工具用户及外卖快递行业电动车驾驶人文明出行,安全驾驶。
亮点9:成立“家校警”
交通安全护航队
2017年9月1日,深圳交警联合教育部门启动“家校警”交通安全护航队试点。交通安全护航队由家长义工、学校、交警组成,通过规范标志标识、规范引导动作、规范工作流程、规范专用车道、优化交通设施等系列措施,实现人车分道、车辆分流、送学车辆和家长从以往的“停一停”“等一等”实现了“即停即走”,车辆通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上学高峰时段校园周边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在学生交通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也大大节省了送学家长的时间,学校、学生、家长及周围居民都给予充分肯定。
亮点10:全国首推24T
交警自助服务厅
为进一步深化便民服务,深圳交警全国首创推出的“24T交警自助服务厅”,方便市民群众24小时就近办理各项交警业务,2017年12月2日,在福田交警大队正式向市民开放。通过厅内设立的“机动车六年免检自助机”“车驾宝”“交通违法自助处理机”“自助照相机”及“深圳交警智屏”等智能设备,市民群众可以在90秒内领取到检验合格标志、5分钟内领取到驾驶证,办理驾驶证期满换证、交通违法处理、注册深圳交警星级用户等业务。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