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报道,拥堵、秩序混乱曾是上海交通的“顽疾”。自“交通大整治”一年多来,上海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道路通行能力大幅提高,市民文明出行习惯日渐养成。这背后,是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创新实践出的一套“组合拳”,通过群防群治调动起各方力量,网格化管理把责任落实到位,运用科技手段让交通执法智能化、系统化。交警总队不断延伸触角、拓展手段,让管理如绣花般精准细致,保障着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的交通脉络畅通有序。
今年3月25日《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离不开交警总队在大整治中积累的执法实践。而“史上最严”交规,也有效固化着整治结果、保证管理长效化。回顾一年来的整治过程,市交警总队副总队长王亮告诉记者,交通管理勤务机制的改革创新是一大关键。总队因地制宜地在市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划分出96个交通执法管理责任区,每个责任区设立一个交警大队,对应街镇和公安派出所,每个责任区下设责任岗,把具体路段、路口的管理责任直接落实到大队、分解到岗位民警。在此基础上,实行“队所联勤、队社联动”,也就是交警队和派出所联动,交警队和基层社区联动。以往交警“单打独斗”局面被打破,形成1+1远远大于2的效果。与此同时,上海公安交警还组建了5300多名的辅警队伍,在全市1100余个重要路口和相关路段,逐步承担起指挥交通、疏导拥堵和辅助执法等职责,置换解放一大批警力资源。)尽管上海有着近7000多名交通民警和5300多名辅警,但是要想保证执法365天全天候、全路段覆盖"无死角",仍然极具挑战。为进一步提高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的精准性,交警总队科技处的26人团队,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上海已建成8000套"电子警察"设备,让十余种日常交通违法行为"难以遁形"。科技处的戚悦告诉记者,如今团队继续加班加点、不懈努力,推动着后续1.8万台设备的投放和"电子警察"本领的进一步扩展。戚悦举例,当机动车和行人在斑马线上"狭路相逢",如果人车争道,很容易形成危险和违法行为。技术处为此推出了两套测试设备,专门试验抓拍"不礼让行人"的车辆。此外,团队协同第三方机构还在积极开发"大弯小转"、"左转弯不让直行"、"滥用远光灯"等违法行为的识别。"再如,机动车违法鸣号是即时行为,证据往往难以准确留存,给执法造成很大难度。"戚悦介绍,如今已经有5套声纳探测设备被用来"破题"了。通过录制监控区车辆鸣笛特征声频信息,实时探测、高精度定位,锁定违法证据。未来,20余套此种设备将在各区全面铺开。
"高科技不仅仅用于治理违法行为,上海交警APP也在不断升级版本、拓展功能,为的是更好地服务市民。"正如王亮在采访中表示,治理的目的在于便民利民,树立文明的交通习惯,保障交通的安全有序和畅通,而非是惩罚。对于刚刚荣获2017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的上海交警总队来说,大整治看似是治愈着城市交通的"病症",实际上也是不断攻克特大城市未来发展的难题。交警总队表示,治理虽已初见成效,但是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只有进行时,永远没有终点。(赵思宇)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