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算联全球·数聚韶关 | 可信超低PUE助力大湾区绿色算力高效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之一。如何为全社会提供更加稳定、高效、普惠的算力,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今年2月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发改委批复同意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设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以承接广州、深圳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5月28日-30日,以“算联全球·数聚韶关”为主题的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在广东韶关举行。

    大会邀请了产业主管部门领导、相关领域院士学者、产业专家、龙头企业高管等,共同探讨我国算力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东数西算”工程落地。

    维谛技术出席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

    会上,维谛技术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部高级总监吴健发表了题为《可信超低PUE助力大湾区绿色算力高效发展》的主旨演讲。

    演讲中,他回顾了从2010年至今,数据中心从培育、布局,到绿色、引导,再到强制、升级,最后到分析、管控的PUE之路。吴健认为,降低PUE的过程中,行业面临着门槛难题、创新困境、数据陷阱。

    本着“把复杂交给维谛,把简单留给客户”的理念,吴健介绍了维谛的可信超低PUE架构。

    这一架构包括可信的平台、可信的技术和可信的案例,三部分有机整合以助力大湾区绿色算力高效发展。

    可信的平台包括标准平台、专业平台、口碑平台、产品平台和人才平台。

    可信的技术涵盖高能效、高耦合、高可靠、高智能。

    可信的案例从地理维度、行业维度、等级维度讲解八大案例,特别发布青海联通三江源现场由第三方公信机构实测全变频氟泵pPUE0.08,PUE<1.2优秀样板案例。

    在大会现场,吴健接受中国IDC圈采访。

    谈到“东数西算”工程时,他表示,“东数西算”带来了整个产业链的变化,把东部大量的运算放到西部去,以此带动西部地区参与智能引导的数字经济浪潮,更好地释放出西部后发的可再生能源优势,实现数据中心快速发展。

    吴健认为,未来的算力基础设施需要具备四个特征:

    第一是高能效,这是数据中心底座最基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PUE上。

    第二是高耦合,数据中心能耗的降低,不单单是一台超高效的设备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设备、系统之间的耦合。具体包括系统与建筑的耦合、系统和系统的耦合、产品之间的耦合、软件和硬件的耦合等方面。

    第三是高可靠,要求在产品、系统以及服务层面的可靠保障。

    第四是高智能,使数据中心实现可视化运行、PUE实时在线监控、AI智慧节能监控等。

    吴健剖析了分布式的能源技术、预制式的电力模组技术、动态在线的UPS技术、液冷技术、全变频氟泵技术和AI的节碳技术,他指出此六项技术能在节能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是目前阶段可以极大助推数据中心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

    据悉,本次大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韶关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共广东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能源局、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承办,韶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共韶关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韶关市科学技术局、韶关市商务局作为执行单位,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CIDC)协办。

    “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平衡区域发展,调配算力资源,为数字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项国家级工程。以韶关市为代表的10大数据中心集群在“东数西算”工程落地的过程中将抢抓机遇、构建产业生态、发挥资源优势,为我国在数字经济时代获取发展优势提供最坚实的支撑。

    关于维谛技术(Vertiv)

    维谛技术(Vertiv,NYSE:VRT)致力于保障客户关键应用的持续运行、发挥最优性能、业务需求扩展,并为此提供硬件、软件、分析和延展服务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维谛技术(Vertiv)帮助现代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商业和工业设施客户所面临的艰巨挑战,提供全面覆盖云到网络边缘的电力、制冷和I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组合。Architects of Continuity™恒久在线,共筑未来!

    (新媒体责编:pl090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