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视频压缩和流转网关技术作为视频传输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国内视频服务生态正加速迈入超高清时代,国家和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视频产业的发展,如2021年11月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22年1月份由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及2024年8月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由于这些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意味着未来的视频产业对原有的视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实现在监控角度的全方位覆盖以及更加清晰的视频画面,同时对视频的保存时间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规定。然而,传统的视频压缩和流转设备已难以满足当下的需求,其存在诸多弊端。在传输过程中,时常出现卡顿现象,严重影响监控画面的流畅性;在录像方面,不按计划时间保存、某时间段无法记录、录像保存不完整等问题频发,导致监控信息存在缺失;在画面质量上,存储录像模糊不清,无法提供有效的细节信息;存储设备也存在易损坏的情况,造成重要监控数据的丢失。
随着视频图像信息治理与服务工作的深入推进,监控系统在生产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发关键。在银行、学校、社区、交通等公共区域,视频监控成为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能够实时监控异常情况,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而各地公安机关也高度依赖视频监控辅助破案,通过分析监控画面获取关键线索,大大提高了案件侦破的效率。可以说,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安全屏障。
尽管视频监控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仍面临三大痛点。其一,随着视频分辨率和帧率的不断提升,传输带宽需求呈直线攀升趋势,给网络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压力;其二,不同的视频传输协议之间存在兼容性问题,导致视频在不同设备和平台之间流转时出现障碍;其三,国外对我国实施了技术封锁,限制了我国在视频监控领域获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渠道。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该团队甄选国产芯片,为系统算力提供坚实的性能支撑。同时,采用先进的算法级视频压缩技术,对高清视频进行高效压缩处理。这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视频传输速度,减少传输过程中的卡顿现象,还能大幅降低视频存储占位,提高存储设备的利用率,确保视频监控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
为实现这一目标,来自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梅雅琴、谭明山、曹颖、邱欣源等同学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设计研发“基于AI芯片的视频压缩流转网关”,此研究具有国产自主化、压缩比高、兼容性强、性价比高等显著优势。该作品由梅雅琴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团队共同协作完成关于嵌入式设备设计与研发,硬件搭载CPU、NPU、GPU等芯片,将高保真、高倍率视频压缩算法融入视频技术,软件打包后移植入Linux系统中,支持H.264、H.265等多种标准的视频流格式,本产品兼容HDMI、RJ-45、COM等多种外置接口,是一款视频压缩效果显著的视频压缩网关。该技术特意选用国产AI芯片(国产瑞芯微芯片),对接入的高清视频进行压缩处理,压缩后在不降低原视频分辨率和帧率的形况下,降低视频的网络带宽,以提高传输速度,节约视频存储空间,实现大幅提高视频空间利用率。不仅如此,此产品的研发还实现了人工智能与视频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智能算法对视频内容进行实时分析与理解,能精准识别视频中的人物、场景和行为等元素,实现了智能安防监控中对异常行为的自动预警;在视频创作领域,借助人工智能可根据用户需求快速生成创意脚本、智能剪辑画面、自动匹配音乐音效,极大提升了创作效率;在教育场景中,可依据学生观看视频时的表情、动作等反馈,智能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这些创新充分迎合了社会发展的趋势,追赶时代发展的AI潮流。
自2024年踏入校园,怀揣着对物联网技术、视频监控等领域的无限热忱与积极探索的精神,参与该产品合作研发的同学迅速聚在一起。近年来,美国对中国实施的技术封锁,如同一记警钟,让同学们深刻意识到芯片核心技术实现国产自主化生产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出于对突破技术封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共同志向,该团队成员先后加入了创新创业培育项目。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平台上,他们齐心协力,积极投身于国产化科技产品的研发与制作中,并且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成功打造出了具有出色性能的国产化科技产品,期望能够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一份坚实的力量。目前,该团队已与多家企业达成作品试用意向,同时,本产品已申报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2项,获得实新2项、软著5项,已投稿论文两篇,而且,基于该产品优化升级的作品已经通过了江苏省科技查新报告。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才能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在青春的征程里,该团队于知识的海洋中不懈学习,在未知的领域中勇敢探索。将所学的知识精心雕琢、深度转化,让其成为生产生活中亟待的技术产品。他们怀揣着对智能安防监控的热忱,对视频压缩流转网关的热爱,致力于其发展与完善,精心研制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监控系统;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于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全力推动视频图像信息治理与服务的开展;他们坚定地走在智能设备国产自主化的道路上,勇挑重担,为其推进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在这奋斗的过程中,镌刻下青春的印记。(李嘉丽)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