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供电段创新接触网立体巡检体系侧记
无人机在接触网上空盘旋,智能检测车载着摄像头缓缓滑行,电脑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分析数据……今年以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玉溪供电段玩转高科技,用无人机、4C智能巡检小车和6C检测系统组成“鹰眼、复眼、智眼”协同配合的立体巡检“战队”,用炯炯有神的“慧眼”守护列车运行安全。
“鹰眼”巡视揪隐患
6月19日,在玉河铁路河西隧道上方的空地上,玉溪供电段检测试验室无人机巡检小组组长刘方强开始布置当天的巡视任务。伴随着一阵轻微的蜂鸣声,无人机腾空而起,顺着线路开始巡查。
“打开热成像功能,记录接触网电流输入点的温度数据。”刘方强一边操控手柄,一边向队员示意。新款无人机搭载的红外热成像仪和4K高清摄像头如同鹰眼般迅速捕捉设备细节,实时在屏幕上回传现场画面。
很快,无人机就完成了温度数据采集以及接触网吊弦、定位支座等设备的图像记录,连腕臂底座的螺栓状态都能被精准捕捉。
“山区铁路沿线地形复杂,人工登杆巡检耗时费力。”刘方强边说边给无人机换上一块新电池,重新投入工作中,“以前人工巡视这段线路需要6个小时,现在无人机2个小时就能完成,还能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设备缺陷。”
今年以来,巡检小组利用无人机对接触网悬挂部件、线夹连接状态等进行智能识别,累计发现隐患40余处,及时消除设备运行风险。玉溪供电段技术科工程师普云山说:“现在我们建立了‘无人机巡检数据库’,对重点区段、设备实现动态跟踪,相较于人工巡检,效率提升了80%以上。”
“复眼”扫描精检测
在玉溪站站场股道间,一辆外形小巧、顶部装有3个圆形检测探头的黄色装置——4C智能巡检小车在轨道上缓慢行驶,随着车轮转动,利用探头对接触网悬挂状态进行全景扫描。
4C智能巡检小车的“眼睛”由超高清成像模块和激光相位扫描模块组成,可以对接触网支撑装置、附加装置和悬挂零部件的正反面进行高清成像检测,并对接触网及相关设备的限界和几何参数进行测量。
“枢纽地区、站场侧线、联络线和支线等线路,轨道检测车进入困难,此前我们只能进行人工巡检。”检测试验室技术员李孟看着手中屏幕传回的实时数据,眼中满是对这位巡检“搭档”的信赖。“4C智能巡检小车可通过轨道自动行驶或人工推行,凭借复眼般的多视角检测能力,对接触网几何参数进行非接触式检测,同步生成三维数据,精准识别接触线偏移超限、吊弦松脱、定位器坡度异常等隐患。相比传统人工测量,检测效率提升了32倍。”
5月中旬,4C智能巡检小车在昆明东站三级六场检测时,发现2处定位线夹螺栓缺失的隐患,有效消除了设备松脱风险。截至6月19日,该装置今年已累计检测接触网线路98.3公里,发现并处理各类悬挂装置隐患43处,成为地面巡检的“智能尖兵”。
“智眼”诊断除病灶
6月17日9时,该段检测试验室内,分析师王道剑正盯着电脑屏幕,对无人机和4C智能巡检小车采集的3000余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我们通过‘智眼’6C检测系统,将设备状态数据与历史台账、设计参数进行比对,精准分析隐患发展趋势。”他轻点鼠标,屏幕上立即显示出昆楚大铁路普棚至云南驿区段接触网线磨耗量的月度变化曲线。
该段建立了“数据采集、智能分析、闭环整改”的全链条管控机制,对无人机和4C智能巡检小车采集的图像、视频、参数等多源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分析,通过分析识别设备缺陷,生成缺陷预警清单,指导一线班组精准开展检修作业。今年以来,检测试验室累计出具专项分析报告5份,并制订差异化检修方案,推动接触网设备检修从“周期修”向“状态修”转变。
此外,该段还将检测数据接入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实现隐患处置流程线上化:发现隐患自动派单、整改过程实时追踪、销号结果远程核验,形成“检测、分析、整改、验收”的闭环管理体系。今年以来,该段累计闭环处理设备隐患800余处,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30%。
从天空到地面,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分析,玉溪供电段通过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接触网巡检体系,用“慧眼”更精准高效地守护铁路安全,为列车平稳运行筑牢坚实屏障。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