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预示着未来双方关系的走势。
中国海关总署3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东盟排在欧盟、美国之前,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5941.1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4%,比去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
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有五个主要原因。
第一,自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以来,中美贸易呈现收缩态势,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收缩将会延续。中国和东盟为抵消中美贸易下降带来的冲击,努力扩大双边贸易,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二,东南亚地区产业发展迅猛,劳动力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越南表现尤为突出。根据泰国发展研究所(TDRI)经济情报局的数据,越南已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高科技产业,吸引了不少中日韩企业的投资。越南公布的数据还显示,2019年前11个月,该国吸收外商投资协议额为318亿美元,其中中国的投资协议额为102.6亿美元,位居越南外资来源首位。中国目前是泰国的第三大投资来源地。2018年,阿里巴巴、京东等中国企业和泰国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投资领域包括数字业务、电子商务培训、智能仓储物流等。
第三,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纽带在过去几年中得到加强。由于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上升,一部分中国、日本和韩国,以及其他外企将原来设在中国的工厂,转移到了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早在三年前,华为的任正非先生就表示,该公司的主要供应链已从中国的广东转移到了东南亚。
第四,上述产业链是延伸到东盟,不是脱离中国。有些工厂迁移到东盟,并非意味着整个产业链的移出,它不过是中国产业链的扩展和延伸。转移到东盟的工厂仍需要中国的原料、技术、零配件和设备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相当一部分产品,主要是零配件还将出口中国,最终由中国厂家组装后出口美欧等其他国家,或者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比如,目前在中国各商店中销售的变形金刚玩具,有很多都是越南制造,品牌是日本的,但原料和加工机械却是中国制造。
第五,随着中国消费水平的提升,中国对东盟国家农牧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中国还是东盟旅游市场的主要来源地。据东盟数据,来自中国的游客约占该地区所有游客的40%。去年到泰国的中国人就达到了1100多万人次。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疫情发生后,东盟相关企业及投资方会担心对中国产业链的过度依赖而做出调整。但是,这些企业已经与中国企业形成了深度融合的产业链,况且,短期内也没有其他国家能够替代中国。这一地区(东盟+中国、日本、韩国)依然是全球经济的主要动力源和世界制造业基地。
今年一、二月,中国经济受疫情影响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波及了东南亚地区。中国对棕榈油、橡胶、铜、燃料和其他矿产的进口缩减和运输的中断,给东南亚相关产业造成暂时的困难。在柬埔寨,由于缺乏来自中国的原材料,有200家工厂面临停产的危险。但是,三月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恢复,这部分产品的需求及供应将会很快提升。
疫情给中国和东南亚经济造成了强烈冲击,但是它并不会打断现有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未来主要的影响还是来自于全球经济层面,特别是中国和东南亚的主要出口目的地美欧市场。
目前主要需要关注和协调的是全产业链和全流通的恢复,以及对地区外市场的出口。一方面中国需尽快与相关国家进行协调,恢复原料的供应。3月17日,中国的一架装有15吨服装原料的货运包机降落在仰光国际机场,为缅甸多家濒临困境的制衣企业恢复生产带来了生机。另一方面,中国可根据东南亚的主要出口产品做出适当调整,扩大从东南亚的进口,补充和替代从别国的进口。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越走越近。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外溢效应。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周期,它们增加了对区域内部经贸互动的需求,开始通过吸引外资来实现本国的工业化。可以预见由经济的互联互通驱动的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未来将会更加紧密,也会不断加强协调。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与东盟需在更高层面上做出产业链的安排,调整本国市场的需求,并在涉及联通的重点基础设施领域加强合作。尤其是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应扩展到医院、医疗等关系到当地民生的领域。与此同时,双方还需按照在2月的外长特别会议上做出的安排,加强应急准备和响应,共享医学和健康信息,尤其是在应急时期加强信息沟通。
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的升级,中国与日本韩国的自由贸易谈判,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这些区域合作的努力将有利于推动整个地区形成新的经贸合作机制,并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丁刚系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23日中国网,原标题为《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