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南史·徐勉传》有载:勉尝与门人夜集,客有虞暠求詹事五官。勉正色谓之曰:今夕止(只)可谈风月,不宜应公事。暠讪讪辞。时人对徐逸无私佩服之至,送其雅号“风月尚书”,“止谈风月”也就成了历史典故。
徐勉是南朝萧梁时代吏部尚书,相当于朝廷的“组织部部长”,他虽居显职,但不营产业,家无畜积,公正无私。在友人求官时他“止谈风月”不应公事的做法,令人称道。史载徐勉为官清廉、淡泊名利、操守高洁,然而,从其“尝与门人夜集、奉禄分赡族之贫乏者”来看,他并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另类“奇葩”,他身上是不乏“烟火气”的,或许这正是徐勉赢得时人赞誉另一原因。
所谓“止谈风月”,特指领导干部在避嫌“敏感”问题时的托辞,常被人们引喻为为官处事“公私分明”的底线;所谓“不拒烟火”,是指领导干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赢得到群众拥护。日常工作生活中,领导干部在“不宜应公事”的场合善于“止谈风月”,既是领导艺术的表现,又是公私分明的态度体现。钩沉党史,发现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不仅“止谈风月”,而且还善于“不拒烟火”。当年人民作家柳青,席地盘坐与农民拉家长时,随手接过农民手中的旱烟就会吸一袋,这种亲切自然的举动,是党员干部“不拒烟火”生动表现,所以上级文件一下来,他就知道房东大娘是哭或是笑;焦裕禄是“止谈风月”的,他严格教育子女“谁也不准打着县委书记的旗号搞特殊”,可他为了讨教治沙经验,甘愿住进农民饲养员的牛屋;习仲勋同志坚持原则、“止谈风月”,对身边工作人员高标准严要求,从不给予特殊照顾,而他又不拒“人间烟火”,在下放洛阳耐火厂时,他经常与下夜班的几十个工人在大澡堂泡热水澡,说说国事家事工厂事;陈云同志“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是“止谈风月”的,而他却经常去街头巷尾转转,在与修自行车、补鞋师傅聊天中,听到真话、看到真相、找到真情。
人们在谈论某官脱离群众、不切实际、官味重、派头足,不接“地气”,常用“不食人间烟火”来形容。现实工作生活中,个别党员干部高高在上、官僚作派,下基层走马观花,脚不沾泥、手不沾土,身上缺乏“烟火气”者并不鲜见。领导干部缺少“烟火气”,说话办事就会与群众隔着一层,特别是在出台规章制度文件时很容易让基层左右为难、甚至闹出笑话。“不拒烟火”,说白了就是要多接地气,与职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也意味着善融入、带温度、有魅力、富有人情味,成为可亲可近、让人舒服的人。
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当慎用手中权力,在遇到有人请“帮忙”“打招呼”的时候,都应学学“风月尚书”,来一句“止可谈风月,不宜应公事”应该成为新时代的“世说新语”。 诚然“止谈风月”与“不拒烟火”二者都是党员领导干部需要精准拿捏、认真把握的两个方面。在称道古代廉吏公正无私“止谈风月”的同时,也应为那些善“接地气”,不拒“人间烟火”的党员干部点赞。(文:李鹏飞)
(新媒体责编:ww202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