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评论

    无视员工权益的“定位考勤”行之不远

    沈阳市铁西区一家外贸公司销售经理蒋桐近日带着手机出去办业务,中午休息时间,移动考勤APP上通过手机定位得知她曾出现在一个与办业务无关的地方,为此,她被公司通报批评并罚款200元。蒋桐认为,手机定位考勤给员工套上了一道“紧箍”,好像随时随地都有一双眼睛盯着你,太不自在了。

    据报道,当前很多企业使用手机定位的管理方式考勤员工,认为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效率,给员工“上发条”。将科技进步应用到员工管理方面,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也是用人单位行使自主权的体现,但手机定位考勤也不能滥用,更不能以考勤之名侵犯劳动者的隐私,过度干涉劳动者的私人活动。否则,既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也终会离心离德,被市场和劳动者抛弃。

    作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防止部分员工假公济私、“磨洋工”的手段,手机定位考勤的应用无可厚非。但应注意,这只能作为日常管理的辅助手段,而不能作为唯一手段和判定劳动者工作状态的绝对手段。譬如,在工作时间可以通过手机定位发现员工未到岗或者迟到早退,可以发现出外勤的员工不按规划路线行驶,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进而对员工做出相应惩戒。

    劳动者同样享有休息休假权,这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所不可剥夺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尊重劳动者的这一权利,并提供相应便利,不得无故安排加班,不得监视、跟踪劳动者“八小时之外”的活动和行踪。也就是说,在工作时间之外,劳动者就是普通公民,享有自主活动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干涉劳动者的私人活动,更不得窥视其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此外,人们的行踪位置也属于民法总则和刑法的保护范畴,定位一般属于公安机关所享有的侦查权力,需要经过特定程序方能使用,用人单位不能像对待可疑人员那样时时刻刻地监控员工。相关法律规定,非法获取他人行踪轨迹,情节严重者有可能构成犯罪。对于定位考勤而言,如果在工作时间内,则可以理解为用人单位管理员工的辅助手段,未必侵犯员工的相关权利。假如是在工作时间之外,用人单位显然无权介入员工的个人生活,更无权对员工进行定位。

    试想,如果下班之后,员工的行踪轨迹等隐私依然被单位的管理层所知悉,无疑等同于被扒光了衣服,毫无人格尊严和安全感可言。员工完全可以拒绝这种滥用管理权的行为,并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值得说明的是,用人单位无权以员工在工作时间拒绝被定位而做出处罚,否则就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具体到沈阳市那家公司的做法,仅仅因员工在午休期间出现在其他地方就做出处罚,显然非常不妥。

    现代社会,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早已不是“包身工”式关系,员工更不是用人单位的奴隶,只有充分尊重员工权益和正当诉求的用人单位,才会获得员工和市场的认同。靠无限制的定位来监控员工,只会加剧员工的焦虑和恐惧感,并不会获得尊重。

    因而,无论是软件开发者还是用人单位,都应更科学、更人性化地设计、利用定位考勤。如充分征求员工意见,允许员工在休息时间一键关闭定位功能,这样方能实现奖优罚劣,激发活力,更好地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与利益。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