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评论

    解决母乳库缺口不能只靠爱心

    哺乳期母亲把婴儿吃不完的母乳捐献,给有需求的婴儿使用,这样的母乳库5年前在国内首次出现。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和监管举措,靠公益支撑的母乳库处于“蹒跚哺乳”的状态。2016年和2017年,北京先后出现两家公益性质的母乳库,其中一家民营母乳库两年捐献量,仅够一个婴儿3个多月的用奶量。

    近年来,母乳喂养的益处越来越为社会所承认、接受,国家也一直鼓励母乳喂养,现阶段仍在起草中的《母乳代用品管理办法》,更明确将“鼓励母乳喂养”写进了草案。然而数据表明,我国出生后头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只有27%左右,与世界平均数相比母乳喂养率较低。这一方面或许由于社会宣传以及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仍然做得不够,另一方面在于当下并没有形成安全有效的机制以供母乳合法合理流通。

    若是做简化思考,最简单和有效的方式可能就是市场化。然而,母乳与血液一样,不同于普通物质,其与母亲的身份权、人格权难以分离。在伦理与法律上,母亲不可能沦为产生某种商品的机器。原卫生部法监司曾做出《关于人体母乳不能作为商品经营的批复》规定,“人体母乳不是一般的食品资源,不能作为商品进行生产经营。”这个批复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但也体现出国家对于母乳不能成为商品的坚决态度。

    此外,私自买卖母乳还涉及诸多安全性问题,这不仅在我国禁止,加拿大卫生部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都曾发布警告禁止双方自愿有偿的交易;北美母乳库协会、欧洲母乳库协会也都反对非正式的母乳共享,母乳喂养医学会至今反对互联网的乳汁共享,尤其是乳汁买卖。市场化的道路难以走通,那么就只能依靠公益事业来解决。

    遗憾的是,现有的公益母乳库运营状态并不乐观。北京只有两家民营母乳库,而其中一家两年捐献量,仅够一个婴儿3个多月的用奶量。如此母乳库可谓形同虚设,究其原因,或许在于其运营仅仅依靠爱心。母乳库的维系、管理本就需要较大的运营成本,而由于官方标准的缺乏,管理者甚至还将面临安全危险、赔偿风险,这显然使诸多民间公益力量望而却步。

    捐献者在无法得到任何报酬或者“好处”的情况下,必须克服哺乳期的种种不便,前往母乳库进行捐献,这显然过于“难能可贵”。母乳库缺口,不能只靠爱心,公益事业也不能只有民间力量参与。非市场化的公益事业也须具备市场思维、引入市场机理,才能得以存活并充满活力。

    有必要吸收献血机制的合理因素,按照“无偿捐赠、有偿使用”的原则,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针对母乳捐赠、运输、保存各流程建立其明确标准,成立一些非营利的公益母乳流通组织。对于有意捐献母乳者,采取会员制,定期提供免费体检和母乳检测服务,只有各项指标合格者才有资格捐献母乳。对于捐献者可适当给予营养费等补贴,并颁发光荣证,由这些组织保存母乳并定期检查母乳质量。对于母乳不足的婴儿也采取登记制,并向其监护人收取一定费用,再加上政府扶持基金,以供机构的正常运转。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