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少城市的产业结构正在转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普遍面临人才短缺的困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能忽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应在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配套政策方面全面跟进,用日趋完善的制度环境和更亲切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对农民工群体的吸引力
今年以来,不少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将公平公正的美好愿景一步步照进现实。笔者认为,在新型城镇化的形势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能忽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应在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配套政策方面全面跟进,让已经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留得安心。
当前,不少城市的产业结构正在转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普遍面临人才短缺的困扰。城市为了可持续发展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并给人才叠加福利,说明已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开放的城市一定比封闭的城市更有发展前途。不过,城市选择发展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绝不意味着就不发展普通服务业,不重视农民工群体。因为,一座城市如同一部结构复杂的机器,每个部件都是不可或缺的,城市容量越大,需要的劳动力就越多样化。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户籍背后附加了较多的隐性福利,涉及教育、医疗、就业等诸多方面。大量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工,尽管对城市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无法享有与户籍人口一样的权益。
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务院下发文件,要求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以此拉开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序幕。此后中央又提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这1亿人是现在城市里的“存量”,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已经适应了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农民工群体。
从人口红利角度看,农民工群体蕴含着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巨大动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也是数以亿计农民从农村迁徙到城市、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的历程,由此创造了数倍于过去的产出。当前,农民工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性不足并存,由此导致不少地方出现农民工荒,供过于求的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结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地政府应拿出与招商引资、招贤纳才一样的热情,更加尊重和呵护农民工。比如,深圳就对无高学历的普通农民工给予更开放的政策,通过户籍与培训双重激励,引导广大外来务工人员走蓝领及高级蓝领路线,以融入深圳。
“城里人、乡下人”“本地人、外地人”,这些字眼正淡出公众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新市民”和“新居民”,称呼上的变化折射出城市管理理念的提升。今后,应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用日趋完善的制度环境和更亲切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对农民工的吸引力。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