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当地时间2月25日,第十一届罗马尼亚大师杯数学竞赛闭幕,中国队获团体总分第六名,6名参赛者有4人获得银牌,1人获得铜牌,1人获得鼓励奖。美国、韩国、塞尔维亚、以色列和俄罗斯队分获团队总分前五名。在2017年的本赛事中,中国选手曾获得个人第一名,团队第三名。
中国队6名参赛者获得4银1铜,有媒体报道称之为“数学大赛中国队全军覆没”,显然有些夸张。但在早已经习惯了中国学生国际奥数大赛斩金夺银的氛围中,中国队获团体第六、参赛者获4银1铜的成绩确实不算突出,国人由此颇感失落,也在情理之中。如果简单地说这次“不代表国家数学水平”,一次数学竞赛丢金不算什么,显然难以抚慰人心。
正确对待失利与正确对待胜利同样重要,输了就是输了,没有拿到金牌就是没有金牌,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正视这次比赛。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在数学竞赛中成绩下滑和取消部分竞赛类升学加分项有关,从而有意无意地往奥赛上引,有了如此一问:“不学奥数我们的数学教育效果是不是不好了?不能出顶尖人才了?”
很多孩子成长记忆中都有奥数。不必讳言,在奥数竞赛中,确实发现了一些好苗子,有一些孩子也因此进入了心仪学校,但放眼大多数,奥数却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教育负担,与教育减负的时代潮流格格不入。那个年代,不仅仅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等学科培训全面飘红,当时规范校外培训还没有形成今天的共识,即便想要全力整治估计也会很难。
还要看到,奥数教育的成果也存在着一定的拔高。罗马尼亚大师杯也好,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也罢,都只是对中学生中数学竞赛普及程度和训练水平的一次检验,并不能简单将其等同于一个国家的数学科技水平和顶尖数学人才情况。比如,法国是数学强国,有很多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但是数学竞赛并不是很普及。再看看我们,获得了那么多的奥赛金牌,真正的数学实力与竞赛成绩成正比吗?
当年的奥数热,有着浓浓的功利动机,多数学生也不是因为兴趣,而是为了分数去参加培训。家长花了大把的金钱,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想要寻找“换道超车”。可以说,中国的“奥数热”是一种虚热,也正因为如此,2014年相关文件明确,取消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自此,“竞赛热”有所退烧,也为现在的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打下了基础。
仅仅因为一次数学竞赛丢金,就要重新回到“竞赛热”,这是十分简单的思维,真要回到过去,也是十分可怕的事。诚然,丢金需要引起重视,但不是来个180度转弯,不是要回到过去的河流。对于当初的“竞赛热”,我们已经深受其痛,好不容易出来了,再回到过去,这不是儿戏吗?当然,也不能说竞赛一无是处,当初的“禁赛令”也不是一味否认竞赛的意义和价值。现在更重要的是,在改革基础上继续改革,精准发现有天分和有兴趣的孩子,让适合竞赛的孩子去竞赛,真正让好苗子成长为参天大树。
国际数学竞赛中国丢金,有必要对此进行严肃的思考,但舆论不能借此“带节奏”。阿Q式盲目乐观,无视这次丢金不对,试图回到过去,再来一次全民竞赛也不对。正如此次竞赛的参赛领队瞿振华所说,应该淡化对国际奥数竞赛成绩的过分看重,让其回归本质,也需要给数学有特长的学生一个平台,让数学竞赛发挥本来的作用,这更值得我们思考。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