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评论

    以法律为见义勇为者撑腰

    全国两会期间,一份关于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的建议引人注目。该建议希望健全完善见义勇为专门机构,强化见义勇为工作各项措施,出台《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在全国统一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奖励标准、权益保护等;坚持重奖见义勇为人员,形成一种激励见义勇为的正面效应。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近年来,越来越多见义勇为的动人故事见诸报端,让人肃然起敬。一个个敢于担当、无私无畏的英雄频频现身于危难之际,救人于生死之间,为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冲锋陷阵、排忧解难,彰显着崇高的道德品质,传递着震撼人心的正能量。当然与此同时,因见义勇为而陷入争议的案例也偶有发生。如何进一步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撑腰鼓劲、解决后顾之忧,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法律总是通过不断回应时代呼声,来适应治理的需求。实践证明,法律的作用不仅是惩戒、震慑、规范,也有潜在的价值导向、社会评价、教育教化的功能。出台相关条例、办法,在全国统一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奖励标准等,这是必要保障,更是社会风向标,能进一步弘扬正气,发挥巨大的引领作用。就像在广州,近年来发掘出无数可亲、可敬、可学的好人。他们或慷慨解囊、低调行善,或助人为乐、扶危济困、见义勇为,成为市民身边的平民英雄,展现着城市的文明风采。这背后,与《广州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实施办法》、奖励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推陈出新的制度保障直接相关。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意义重大。用法律为见义勇为开路、撑腰,通过制度保障鼓舞人心、弘扬正气,值得多多尝试,不断创新方法、加大力度。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