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

    宝马展示全新BMW iDrive BMW新世代概念车展示下一代人机交互科技

    在2023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上,宝马集团带来全球首发的BMW新世代概念车,展示了面向未来的出行理念——以人为本、智能为纲、责任为先。在其百年历史中,宝马始终通过创新打造卓越的用户体验。在汽车行业智能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车与用户交互的空间被定义为智能座舱,BMW新世代概念车在这一背景下展望了下一代BMW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了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

     

    BMW新世代概念车

    宝马集团负责研发的董事韦博凡表示:"新世代代表了宝马集团历史上最大一笔投资。我们不仅仅是在书写宝马新篇章,我们正在打开宽广的崭新天地。新世代车型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科技将对未来宝马车型产生深远的影响。 "

     

    2001年,宝马推出的第一代BMW iDrive系统,在世界范围首次推出智能人机交互的概念,开启了引领情感化人车交互20年的篇章。在BMW新世代概念车当中,宝马集团展示了下一代BMW iDrive人机交互系统,再一次以大胆的科技创新将人机交互体验带入了全新的境界,2025年将在新世代车型首次搭载。 BMW iDrive始终以驾驶者以及用户体验为中心,将继续为汽车人机交互领域树立新的风向和标杆。

     

    BMW新世代概念车展示下一代人机交互科技

    全新BMW iDrive通过车内四大交互界面为用户带来智能人机交互体验,让人车沟通和交流变得格外自然。 四大交互界面包括:BMW全景视域桥、中央信息显示屏、3D视域前景显示以及全新多功能方向盘。作为BMW传统"以驾驶为中心"的设计原则的现代化诠释,创新、智能的BMW iDrive操作理念致力于为人车交互方式打开新的发展思路。宝马认为,未来的车辆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智能生活空间"。

     

    BMW新世代概念车 车内四大交互界面

    BMW全景视域桥的推出代表了车内抬头显示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这一创新技术首次使车辆信息能够覆盖到风挡玻璃的整个宽度。 信息被投影到挡风玻璃下缘的深色涂层区域,投影图像拥有出色的清晰度和色彩表现,与驾驶相关和娱乐相关的信息能够根据不同使用场景恰到好处地出现,让驾驶体验更加便捷。在BMW全景视域桥之外,位于驾驶员正前方的区域3D视域前景显示能够帮助驾驶员更专注于驾驶相关的信息例如驾驶辅助、导航信息等,这些信息被投射到驾驶者视线范围内的风挡玻璃上,完美融合现实和虚拟世界。驾驶员在无需使用任何辅助设备(如AR眼镜)的情况下,就能通过混合现实技术享受沉浸式的车内体验。

     

    BMW新世代概念车展示下一代人机交互科技

    中央信息显示屏首次采用更为创新、先锋的不规则形状,针对驾驶员视线进行了优化 ,并尽量缩短方向盘到显示屏的距离,让触控操作更加轻松,中央信息显示屏带矩阵背光,保证了屏幕内容在任何光线下都提供色彩鲜明、易于观看的显示效果。在不同的主题模式下,中央显示屏和BMW全景视域桥的环境照明和图形元素丰富了用户体验。以"运动"模式为例,特定的显示器将转变为充满激情的橙色,以支持动感的驾驶体验。最特别的是,中央信息显示屏与BMW全景视域桥能够为用户实现双屏联动,用户可以在中央信息显示屏中选择天气、音乐等信息,通过轻松的滑动方式让信息在BMW全景视域桥上得到显示。

     

    BMW新世代概念车 全新多功能方向盘

    全新多功能方向盘是驾驶员和车辆之间最重要的交互界面之一 ,驾驶者可以通过多功能方向盘上的交互区域控制3D视域前景显示与全景视域桥的显示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全新多功能方向盘首次应用"主动触觉反馈"和"分层显示"两项创新硬件技术,让人车交互变得更加丝滑和自然。 触觉反馈技术集成本身充满挑战,其中包括机械、表面感知、执行器驱动、声学,以及触觉执行器,此次创新应用是人体工学,美学以及功能实现的完美集成。"分层显示"技术让驾驶功能在多功能方向盘的交互区域更加直观的显示,并根据驾驶场景为用户推荐,从而让用户可以凭直觉完成对车辆功能的操作。这两项创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驾驶员减少不必要的注意力分散,让驾驶员的视线始终集中在马路上,在不需要驾驶员转移视觉注意力的情况下提醒驾驶员注意危险,让驾驶者能够时刻"手把方向,眼观道路"。

     

    在BMW新世代概念车中展示的"全景视域桥"技术将很快投入量产车型。 从2025年起,客户将可以体验到BMW下一代人机交互科技——这一科技基于高度集成的软件架构打造,将驾驶体验、信息娱乐数据与来自车辆电子电气系统、BMW云端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通过不断应用创新技术和推动先进的数字化理念落地,通过硬软件的完美融合,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数字化交互体验。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