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观察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如:建议推动模块化运输(公铁水联运)加快交通强国建设

    2022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吉利商用车集团首席科学家刘汉如带来3份建议,分别是《关于鼓励发展零碳排放氢气内燃机的建议》、《关于推动液态阳光绿色甲醇应用的建议》及《关于推动模块化运输(公铁水联运)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建议》。

      以下为《关于推动模块化运输(公铁水联运)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建议》:

    2021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要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低碳。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

    2021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16.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4.6%,高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近一倍。在高昂的物流成本中,公路运输所占比例高达70%多,因此实施汽车双挂列车是推动模块化运输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推动汽车双挂列车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和全场景商用车的新能源化,成为商用车企业推动国家战略的组合拳,2021年12月,青岛举行的世界道路运输与公交车辆大会上,欧洲知名商用车公司展出汽车双挂车,最大载重设计为72吨,汽车双挂列车运输模式已经在北美和欧洲地区的部分国家已经运营了近20年,其运输效率、能源经济性及养护成本已得到充分验证。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要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汽车双挂列车是打造我国公路、铁路和海运高效协同运输的必由之路,将成为我国多式联运体系、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所必备的标准装备,具有“三提升、三下降”的突出优势:

      (一)“三提升”重大优势

    一是推动货运效率提升。通过一辆牵引车牵引两辆半挂车、拖运两个标准集装箱的方式,大幅提升单车货运能力,有力地提升了单车运能和货运效率。

    二是货车标准化程度提升。模块化汽车列车的设计制造,充分考虑满足公铁联运、公水联运需要,紧紧围绕运送、装卸作业链,形成标准尺寸链,有利于提升货车标准化程度,提升我国货车制造业和公路货运业的竞争力。

    三是货物换装效率提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多式联运占比、公铁、公水联运的,可直接通过集装箱吊装完成,避免人工换装作业,大幅提高换装效率。

      (二)“三下降”重大优势

    一是促进能源消耗下降。由于模块化汽车列车的运能是传统货车1.5倍,完成相同货物周转量所需的牵引车和运送辆次均下降了50%,相应地将促进公路货运的能源消耗量同比下降30%-40%,能源、成本、环境效益巨大。

    二是碳排放下降。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并明确要求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据测算,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约占全社会碳排放的10%,其中约70%是由公路货运业排放,成为交通运输行业降碳的主阵地和大户。为此,公路模块化运输将凭借其运输优势和节能优势,有助于实现交通领域碳达峰目标。

    三是物流成本下降。模块化运输得益于其自身的运输能力、运输效率、标准化运作和节能优势,从减少牵引车配备、减少驾驶员、减少单位货物周转量能源消耗、提高货运换装效率等多方面,均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据有关测算数据,可使单位货物周转量成本下降30%-40%,将极大地提升道路货运业的竞争力。

    今天,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最现代化的公路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具备建设世界上最高效的道路运输体系的所有先决条件,我国于2016年7月5日正式加入联合国《TIR证国际货物运输海关公约》,成为第70个缔约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如今,完善我国道路运输车辆类型已迫在眉睫。但是受标准法规、道路状况以及车辆水平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应用。

    为此,建议:

      1、支持双挂汽车列车运输新模式,国务院相关部委出台政策,支持具备条件的省市积极开展公路模块化运输试点示范,为国家全面推行模块运输模式积累经验。

      2、建议充分借鉴国家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经验做法,同时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为双挂多挂汽车列车上路行驶扫清障碍。

      3、建议修订强制性国家标准GB7258《机动车安全技术条件》和GB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为双挂多挂汽车列车上路行驶提供标准化支撑保障。

    (新媒体责编:pl090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