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观察

    两代传承,新东方国际教育宣传片《DNA》全网暖心上线

    3月4日,新东方国际教育培训事业部宣传片《DNA》全网正式上线。全片以“传承”为核心关键词,以老师两代人和留学两代人作为主线,通过真实再现两代人的教学和追梦场景,集中阐释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两代人不变的选择”这一精神内核。

    1993年,北京新东方学校成立,新东方开启留学语培业务。2021年1月,新东方整合国际教育相关业务成立国际教育事业部,并逐步提供诸如留学考试备考辅导、国际学校备考辅导、国际学科(AP、A Level、IB等)、国际竞赛辅导、国际预科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各类英语能力提升及学科学术能力提升的课程和服务,为中学生、大学生提供留学多元化解决方案。通过全学习链的课程产品配置,推动新东方国际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本次宣传片的上线,也正是新东方成立29年来留学考试培训服务的缩影,不仅展现了新东方老师们对于教学工作多年如一日的专注打磨和对教学质量的严格坚守,同样也真实呈现了新东方两代留学学子对于“追寻更大世界,成为更好自己”始终不变的决心与毅力。

    老师两代人:

    腹中有墨,肩上有责,对讲台的敬畏感,是两代人不变的传承

    《DNA》宣传片上线新东方官方视频号后,唤醒了无数学子当年的记忆。“我就是93年的学生,老师是俞敏洪,好像还有王强?在人大的教室里,不知道俞老师还记得不”。“真的是两代人,我那时候还是黄庄窗户玻璃都破了的平房,俞敏洪老师给讲单词……”“我们很多人都是新东方当年的学生,后来又到新东方工作,自己的孩子也在新东方学习,真的是特别美好且美妙的经历啊。”

    1993年,第一代新东方老师在简陋的教室开启教学生涯。2022年,第二代新东方老师通过线上线下授课模式,为学生提供课程服务。随着时代的更迭,虽然新东方对新老师培训和备课的方式在不断变化,但是,对着“空教室”无数次的试讲模拟、对各类考题的精深钻研、对讲课逐字稿中每个细节的细致推敲、对课程切片的无数轮试讲打磨等,依然是每一位新东方老师必经的过程。

    现任新东方留学考试研究院院长及新东方国际教育教学管理首席专家的何钢老师,1998年底加入新东方,已在新东方工作了23年,从当年的一名“新老师”,转变为如今“新老师”成长路上的见证者。他说道:“曾经我是一名新东方老师,很荣幸帮助了无数的同学实现海外留学梦想。现在,作为新东方国际教育教师管理团队的‘大家长’,培养更多优秀的新东方老师,让新东方的老师越来越好,同样是我的使命。”

    而作为年轻一代的老师代表,新东方青岛国际教育中心的学习规划师刘洋说道,“虽然我不做教学工作,但我也是一名老师,必须用老师严谨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我的工作,因为我的专业性,同样代表了新东方的专业性。”

    在新东方,无论是登台讲课的老师,还是帮助学生成长圆梦的学管老师、学习规划师们,都始终传承着“腹中有墨、肩上有责“的教师使命感,践行着“新东方老师好!”的品牌理念。

    留学两代人:

    变化的时代,不变的追梦决心和毅力

    上世纪90年代,在可容纳几百人的大仓库里,手捧着俞敏洪老师的红宝书,累了困了就用冷水扑扑脸继续学……而现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定制化的学习备考路径,个性化的学习产品……这是两个不同年代留学人的真实学习写照。

    宣传片中爸爸的原型张静回忆道,“20年前,我前往北京新东方学习,俞敏洪老师是我的授课老师,那时候我们几百人在一个大教室里上课。”20年后,张静又将他的孩子送到新东方。

    而2019年就读于新东方的学生宋杨,现在已在美国康州上高中。她也在片中描述道:“我妈妈是新东方1995年的学生,24年后妈妈带我回到了新东方。妈妈说新东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百人的阶梯大教室变成了一对一的小教室,黑板换成了电子屏幕,托福听力磁带变成了app,但不变的是仍然能感受到这里充满了追求梦想的决心和毅力。”

    “2010年,我是新东方的学生,当时在北京良乡的一个大阶梯教室,上百人一起学习听课。后来的十年间我去到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十来个国家。2020年我回到中国成为了新东方一名老师,看到现在的学生感觉他们都是我当时的模样。我们会一起走得更久”。虽然时代变了,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追梦的初心和成为更好自己的决心并不随时代而改变,新东方依然会陪伴一代又一代留学学子实现留学梦想。

    今年,是新东方留学考试培训业务走过的第29个年头,在这个舞台上,每天都有无数感人的传承故事上演,讲述着传承的力量。未来,新东方国际教育仍将传承教育的初心及教学的品质,帮助更多学子拓宽国际视野,拥抱更大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美好的未来。

    (新媒体责编:pl090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