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观察

    萨摩耶云杜亚威:云原生让降本增效不再难

    2006年,AWS一声炮响给全球人民送来了“云计算”,世界也开始向云进军。从虚拟化引擎到开源云操作系统你方唱罢我登场,当大家还在热追虚拟化、云平台的时候,Docker横空出世,让人们重新认识在虚拟机之外还有容器,一个以容器化为代表的云原生时代来了。

     

    云原生不能简单看成一套技术体系或方法论,而是新一轮IT“供应链”的洗牌,不仅席卷数字化增量市场,还会彻底颠覆原有的存量市场。而当下,恰是这个“变盘”节点。曾经,云原生只是DevOps的“工具集”。现在,云原生从围绕容器及K8s技术全面延伸到应用、数据、AI、边缘计算等各个领域,成为释放价值的最短路径。可谓是谁拥有云原生杀手锏,谁就有机会成为市场新王者。

     
    云原生正在重构世界

    2011年,Netscape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认为:“软件正在吞噬世界”;2014年,OpenStack基金会创始人Jonathan Bryce说:“世界的一切源于开源”;如今,“云原生才是那条大鱼,正在重构世界”。在企业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今天,几乎所有的主流IT企业都已经加入到云原生浪潮中来。

     

    而在多云、混合云等多元化部署的主流环境下,伴随容器、无服务器等关键技术及工具不断创新与兼容,以及分布式云服务的兴起,东数西算等国家级工程实施,云原生将更有效应对业务和数据动态多变的环境,更好为数字化发展赋能,推动IT体系迈进全云时代。

     

    Gartner《2022年重要战略技术趋势》和腾讯研究院《2022年十大数字科技前沿应用趋势》更是将云原生一起列入未来战略趋势。无独有偶,IDC曾预测:2023年,将有超5亿的应用和服务以云原生的方式进行开发和部署,这一数字与过去40年以来人们开发的应用总数相当。

     

    云原生火爆出圈,但它至今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云原生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能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为此,我们在近日与萨摩耶云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杜亚威进行了深入交流。

     

    问:对比传统架构,云原生架构有着怎样的突出优势?

     

    杜亚威:云原生它的优势在于能充分利用云上基础设施,共享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采用容器化方案,实现弹性伸缩。大家能根据实际负载,对业务和资源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动态调整,使得资源按需使用。通过微服务架构,云原生既解决运维成本偏高、弹性不足又破解资源利用不均衡问题。

     

    当然,云原生还能大幅提升AI智能化能力,高效构建、运行和管理AI模型,让价值创造、决策管理全面“智能”化,实现快速、敏捷地向用户交付产品,从而提升企业业务创新效率和产业价值。

     

    云原生  是技术也是思维模式

     

    问:伴随着数据大爆发,传统集中式计算架构已无法支撑超大规模的数据处理需求。通过使用云原生架构能否真正提高应用弹性和敏捷性,从而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价值?

     

    杜亚威:云数智融合发展趋势下,云原生AI平台推动云资源、数据资源和AI能力的极致解耦与弹性协同。云原生AI平台以云原生容器服务为基础架构调用云资源,配合大数据、AI以及分布式计算框架,服务于企业的数据分析、模型训练以及AI应用部署需求,实现了AI算法高效训练、应用敏捷开发、程序灵活部署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我们都知道,在AI应用的开发过程中,模型设计和算法精度被认为是决定其应用价值的核心关键。但当前许多企业却为平台搭建、系统调试、团队磨合、监控运维等“非核心”的工作“买单”。基于云原生架构能力,AI开发平台正赋能企业减少对基础IT资源的关注,并通过底层技术复用、开发流程可视化等方式解放生产力。所以说,在IT基础设施调用、模型编写和测试优化、模型和应用封装、应用交付及运维等领域,云原生它更具备成本效率优势。

     

    问:有人说云原生,它不是一个产品,是一套技术体系和一套方法论,而数字化转型是思想先行,实现从内到外的整体变革?

     

    杜亚威:尽管云原生在技术、应用部署及运维方面有着突出优势,但云原生的实践,它既是技术也是思维模式,可以说企业具备云原生思维也是必备的条件。推进云原生在企业落地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升级,真正关键的问题仍旧在于开发者自身和技术团队,是否在组织架构层面适配了云原生的理念,是否改变了自身对开发、运维等界限的刻板认知,是否真正了解云原生能否帮到自己的业务。

     

    决策智能打通 “云上生长”  路径

     

    问:当前,AI赋能传统产业帮助无数企业降本增效。云智一体深度融合,产生“1+1>2”的“化学反应”和整体效能。面对云原生浪潮下的数字化转型趋势,国内领先的AI决策解决方案提供商萨摩耶云基于AI决策核心技术,提供一整套端到端云原生科技解决方案。而这一全链路完整解决方案在多个产业中得到验证,正是由此萨摩耶云《云原生决策智能科技解决方案》被艾瑞咨询列为《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标杆案例。萨摩耶云云原生架构实现了哪些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

     

    图: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

    杜亚威:AI与云原生的结合,它不是简单地叠加。萨摩耶云以容器、微服务、DevOps、分布式存储等技术为基础,将开发关键步骤标准化、平台化、可视化,具有弹性、高可用、自愈性、可观测性等特性。比如,我们的可观测性服务,它能以秒级精度分析出请求次数,或者是成功率,失败率等指标数据,对云原生服务提供监控、跟踪、诊断等功能。而现在,我们平台的可观测性能力更上一层楼,通过对全局微服务间的通信访问、系统调用、平台环境等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可以提供监控告警、故障定位及风险排查,保障业务在云原生环境中的稳定、高效运行。

     

    现在,很多企业开始上云,但云资源浪费的问题也愈发凸显,云成本管理问题亟待解决。萨摩耶云云原生架构基于云基础设施提供资源池和弹性存储能力,实现数据存储计算分离、分层存储,精细化资源管理、自动弹性扩容和调度,可以说帮助企业大幅降低IT使用成本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在过去数年间,经过长期技术打磨和实践验证,萨摩耶云的云原生架构在技术和产品上拥有了创新形态,集成丰富模块实现多种管理任务,让模型自动化部署更高效,覆盖从数据自动处理、自动特征筛选到算法自动调优、模型应用自动选择的全流程。

     

    当然,随着敏捷开发、DevOps、微服务、云原生的出现,应用交付周期大大缩短,如何保障业务持续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成为一个挑战。如果我们永远难以全面掌握发生什么事件,会导致系统局部不可用,甚至全面崩溃。可能一个很小的变更,因某种未预料到的场景,就会触发大面积的系统混乱、故障和服务中断,混沌工程成了保障业务连续性、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我们探索实施混沌工程,通过主动注入故障,提前发现系统存在的隐患、迭代改进架构和运行维护模式,保证了应用在面对失控极端条件下仍然具备较强的韧性。

     

    问:不同行业客户的诉求与追求的价值也不尽相同,我们的云原生能力能否快速响应?

     

    杜亚威:基于机器学习等技术,萨摩耶云AI云原生平台打通数据从采集到接入管理、开发分析、再到AI建模、AI模型运行、数据应用全流程闭环体系,让建模效率和模型运行性能显著提升。我们通过对用户进行深入洞察分析,根据用户画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运营体系,设计用户全生命周期策略,创建不同业务场景的预测及决策模型,从而帮助企业打造用户全生命周期运营策略,并提供可落地的经营预测和智能决策。

     

    相比于其他平台,萨摩耶云AI平台基于“技术+平台+生态”模式,以SaaS+aPaaS形式提供交付,通过双方系统对接实现信息实时交互。我们率先采用“按效果付费”的模式,降低企业早期投入,客户试错成本极低;AI平台算法、模型不依赖于某个特定的场景,技术的可复制性、可延展性、可迁移性强,积累起数千万客户的长周期、多维度样本量,全部衍生变量维度达到超过百亿级,形成较高的竞争壁垒。

     

    问:进入2022年,云原生领域有哪些发展趋势值得关注,萨摩耶云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

     

    杜亚威:在过去的几年里,云原生技术从生态发展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落地应用都取得了指数级的增长。云原生领域值得关注的趋势包括大数据存储体系、混合云、低代码和边缘智能等。而运筹优化、小数据、迁移学习、内容生成式AI是我们正在积极探索的方向,还有一个就是混沌工程也是我正在跟进的。

     

    云原生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回首看来,起初技术圈的那句“云原生吞噬世界”的豪言,正被实践不断印证。萨摩耶云以云原生+智能决策打通数智升级“神经末梢”,引领企业跨域数字化实践应用的鸿沟,带来突破性增长。没有人能阻挡数字经济的到来,可以预见在云原生的协同驱动下,AI决策赋能世界的能量正在不断涌现,成为构建数字经济的密码。

    (新媒体责编:pl090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