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杨红恩、杨竹强父女接力防护洁净事业的事迹
(武姿辛 王怀谦 王认考/文) 古今中外,父女接力谱写人生传奇的故事虽有耳闻,但不多见。如今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一对父女谱写了一曲抗非典、战疫情、恒永防护洁净人间,两代人接力成长奉献的现代故事:父亲杨红恩千磨万炼滤材育才洪恩济世,女儿杨竹强恒永防护洁净人间大爱无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百强洪恩永续杨竹强。
目前,杨红恩、杨竹强父女接力发展的企业邯郸恒永防护洁净用品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净化材料和防护口罩领域的领军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过滤材料、防护口罩和劳保服装企业;总资产130408万元,占地面积205亩,建筑面积154766㎡,员工620人;公司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熔喷非织造材料创新技术中心,拥有科技人员115人,获得45项专利、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制订了十余项行业标准的编制,特别是在过滤材料研发及生产方面具备了较好的技术基础和实际生产经验;年产各类过滤材料7000吨,防护口罩日生产能力50万只,产品已通过欧洲CE认证和澳洲AS认证,年生产防护服装160万套,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产品出口到世界60余国家和地区,是被国际广泛使用和认可的优良产品;202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87亿元,上交税金2.8亿元。
杨红恩,男,汉族,1951年1月生,邯郸恒永防护洁净用品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获河北省科技成果、邯郸市科技进步三等奖、SINCE07非织造材料科技进步和创新优秀企业家、河北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优秀人才、邯郸市技术能手等荣誉。自1989年永年县滤材厂创建以来,到1994年和美国AI 公司合资成立邯郸恒永防护洁净用品有限公司,他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壮大国内最具实力的滤材料和口罩企业之一。
杨竹强自1999年进入公司以来,从基层做起,经过多年的成长与磨炼,逐步成熟接手企业的管理工作。她也众望所归的当上了邯郸市永年区妇联兼职副主席、临洺关镇妇联兼职副主席、邯郸市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永年区人大代表,永年区新联会首届监事长,永年区女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参与研发的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技术人才、省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邯郸市双百计划创业人才、市劳动模范、市“三八”红旗手、永年县第五、六批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永年县青年企业家等多项荣誉。2019年她的家庭被评为河北省最美家庭;2020年她的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2021年她本人被评为河北省“三八”红旗手。
千辛万苦创业路 千磨万炼搞滤材
看上去老实憨厚的杨红恩,没有太多的文化,却有个不安份的心,“总想干点儿事”。正是这“总想干点几事儿”的执著,从20世纪60年代起,先后为村集体创办或管理过铸造厂、暖气片厂和贸易货站,听说什么能赚钱就干什么。照杨红恩的说法:“总想为集体多挣点儿,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为了这个初心,他吃过不少苦,受了不少罪,冬天他随拖拉机去拉灰铁,冻得人都下不了车;为推销暖气片,他到过新疆,解放军的筑路部队到哪儿,他就把暖气片送到哪儿。杨红恩做过数不清的尝试也都未能如愿。但是他不后悔,不泄气,总在不停地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能让集体尽快富起来的项目。
1986年,杨红恩从市场上得到信息,无纺布有干头。从没和机器设备打过交道的杨红恩要干无纺布,自然招致不少人的疑虑,谁都怕本来就不厚实的集体家底儿被无纺布这一“高技术”项目给吞了。
决心要把事业干大的杨红恩不为外界议论所动,他相信自己有把无纺布干起来的能力。于是他就带人到相关企业去参观学习,看到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价格贵的惊人,杨红恩他们根本买不起。
当生存的压力迫使人必须面对现实时,聪明才智就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杨红恩心里坦然地想,“既然买不起洋设备,干脆自己制造无纺布生产设备;你不教,我偷着学,偷艺不为窃”。于是,他除了看人家的设备外观,还千方百计地从工人口中摸设备的性能,掌握工艺流程……,硬是和大伙儿一块造出了自己的首台无纺布机。杨红恩自豪的说:“我们的设备国内没有,国外也没有,国外的洋设备虽然好看,却不认我们的国产原料,这就使其生产成本因必须进口洋原料而增加,我们自制的“国产”设备可以“中洋原料通吃”,不但可以节省一大笔设备购置资金,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的产品可以大批出口到国际市场,使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大提升”。
自制无纺布生产设备成功了,杨红恩又自己设计建设了一座占地3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新工厂,颇具气势的厂房透出这家公司的实力。
经过千磨万炼,杨红恩终于建成了滤材厂。
滤材厂从厂房到办公楼到设备安装,都是他自己设计的。无论工程外观和工程质量,都不比专业部门设计的差,而且节省大笔的设计费。
当时,看到杨红恩夜以继日的搞设计累的人十分憔悴,有人说“节省的设计费又不归你杨红恩本人!你花钱找人不就得了?”“可那是集体的、乡亲们的钱啊,为了让乡亲们尽快富起来,不仅要开源,更要节流。”有人问杨红恩“你那么卖命的干,每月能挣多少钱?”“不为挣钱,只是为了队里能给多记几个工分。”这就是杨红恩一颗为公为民的红心。
1994年5月,美国GDGM公司代表对滤材厂进行考察,杨红恩详细准确地介绍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良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美方代表认真察看生产工艺等,很感兴趣,也看中了杨红恩是干事业的人,最终达成了合作意向。美方投资60万元与滤材厂合资办厂,生产的各种中、高效过滤材料,蓄电池隔板布,一次性防尘口罩等,经国家劳动部检验中心和国家蓄电池检验中心鉴定,完全符合国家标准,部分达到国际水平,当年实现产值300万元,缴税6万元。
1999年,滤材厂改制成民营企业, 杨红恩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人们说他当了老板,他一笑,不以为然。说“我还是以前的杨红恩”。
改制后他再投资100多万元购置新设备,美方 再投资12万美元,合资创建了邯郸恒永防护洁净用品有限公司,当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缴税70万元。
2000年,公司生产的超细聚丙烯纤维过滤材料,聚酯纤维过滤材料,蓄电池隔板和防尘口罩、手套、无纺布衣服等防护用品的生产和销售通过ISO9001: 2000国际认证,产值突破1500万元,缴税80万元。
杨红恩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不但推销自己的产品,同时关注市场的变化,从中制定自己把市场做大的策略。他一年四季都在外地跑,多年的奔波让杨红恩养成了习惯,只要坐到车上就睡不了觉,一个人坐在后边不停地抽烟,两个司机轮班开车,一直顶到目的地,远也罢,近也罢,从来都这样,只要客户招呼就马上出发。上海有家客户要订货,杨红恩连夜出发,天亮时就到了人家门口,让客户吃惊不小。他将口罩这个并不起眼的小产品先期打入世界市场,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加上他生产的净化材料,他每年的产值已达4000万元,创汇100万美元。
2001年10月,恒永公司在永年高新技术园区的新厂区奠基建设。 2005年又引进外资900万港元,公司总投资达到6000万元,有熟 练工人1200名,助工以上技术人员80名,常年聘请清华、同济大 学教授顾问7名。公司拥有完整的生产管理、设备技术管理、质量 保证体系和有效的营销队伍,有7套针刺聚酯过滤布生产线,20套 熔喷聚丙无纺超细无限长过滤布生产线,200台套专用设备的口罩 一、口罩二生产车间以及完整检测仪器设备。公司先后通过了国家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 2000, 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 2004认证,通过了美国N95认证、欧洲CE认证等,将产品推向了世界。2003年,公司实现销售额2000万元,利税400万元,出口创汇80万美元。
几十年来,他领导邯郸恒永防护洁净用品有限公司由一个固定资产仅10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资产3.2亿元,产值2亿余元,纳税2000多万元的地方特色企业。公司被评为国家“双优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河北省 “出口名牌企业”“诚信守法示范企业”,邯郸市“十强外向型民营企业”“非织造材料技术进步创新先进企 业”等。
千锤百炼育人才 千磨万砺锻自身
杨红恩的女儿杨竹强1998年中专毕业后的首份工作是在外任职微机老师,因父亲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新上车间,1999年被父亲召回公司工作。
为了千锤百炼女儿,杨红恩要求杨竹强从车间一线员工做起,每天坚持在生产一线,每天跟随外聘的技术人员学习产品工艺,跟着班组工人们一起进行新产品的试制和生产,刻苦钻研生产技术,通过五年的基层锻炼,她一直冲锋在一线,她了解了生产企业的困难和问题,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为她担任公司领导和技术创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经营管理上,杨红恩十分注重对女儿的言传身教,杨红恩笃守24字经:“诚信是基,科技是本,市场是天,安全是地,质量是命,管理是根。公司建立健全了一套从管理人员到操作工人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工序从严把关,保证产品质量。
1996年,一批60万个防尘口罩要出口到美国,由于工人没有按生产程序操作,造成次品,杨红恩立即要求当场销毁这批15万元的产品,使女儿杨竹强和广大职工受到了“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教育。
杨红恩重视科技创新,注重发挥人才作用,企业联合高校及科研所,加强技术协作,常年聘请2名清华大学教授和2名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聘请多名高级管理人员。
他总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别人,风风雨雨几十年,别人坑他的事不少,可他从不坑害别人,既使被别人坑害了,他也不改自己做人的原则。这些年被别人“坑掉”的钱,少说也有300万元,他依然实实在在,依旧热情的善待别人。
供应聚丙烯原料的一家企业有一阵子原料洁净度差,杨红恩耐心地向其指出,要其改正,对已送到的原料,杨红恩安排自己的工人做洁净加工,对方的原料款依旧照付,使供贷方很受感动,此后再没出现过同类问题,至今两家依旧合作的挺愉快。
并非没人建议杨红恩对供应方处以“经济制裁”。杨红恩却坚持“在合作中不断增强信任比单纯制裁要管用得多。”他们生产的无纺布可用做电瓶中的过滤层。一家生产电瓶的企业因无力支付货款,主张用电瓶抵无纺布的账,每只电瓶作价200元。拉回厂后一细问,每只电瓶不过百元。杨红恩二话没说,以百元价格卖给了用户。别人戏语:“你又做了笔亏本的买卖。”他说:“别人怎样对我没关系,反正我不能坑别人。”
“非典”时期口罩吃紧,恒永防护洁净用品有限
公司门等着取货的汽车排成了长队,工人们连续加班也满
足不了需要,有人悄哨劝杨红恩:“你就不会把口罩提提价?”
不少货主儿也干脆告诉杨红恩:“你只要能早一天供货,价高
点也行。他说:“防‘非典’时期绝不能赚黑心钱。
做洁净防护用品的人首先得保证自己人品的洁净”。口罩价格依旧。这就是杨红恩的做人原则,也是他的市场竞争原则。
杨红恩祖辈生活的东街树紧靠县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东街村的地全成了开发区,农户没了土地,今后怎么生活?杨红恩接纳了他们,东街村的每家每户都有人在公司里上班,让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
在杨红恩言传身教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的杨竹强,2005年27岁时成为公司副总经理,为了提升公司的形象,增加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她积极在公司内部积极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司经营理念,树立“任人唯贤,择优录取”的用人原则。从外地高薪聘请多名高级管理人员指导企业生产和管理,招聘了四十名大学毕业生及二百多名下岗技术工人充实到公司各个岗位,在公司推行ISO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利用自身财务方面的专长,引入用友U8 EPR财务管理软件;她推行品牌战略管理,注册了“恒永”商标,实施了多项产品认证工作,提高公司及公司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同行业间的知名度,并获得了河北省出口名牌企业等称号。销售额从2004年的3000万元增长到1.8亿元,上交税金从150万元上增到1800万元。
杨竹强40岁时杨红恩放心地把“帅印”交付给她,为了千磨万励锻自身,执掌公司全面发展的她仍然坚持一线办公,与企业职工吃在一起、干在一起,及时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她曾身先士率,连续奋战十昼夜,现场指导新招聘员工技术培训,最大程度的节约生产材料,提高工人熟练度;为确保生产设备高负荷运行,亲自牵头,组成的生产运营保障组,带领维修工人全天侯坚守车间一线,连续奋战120小时,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设备磨损等问题,保证了公司正常生产。一年的大年初一,她在车间亲自指挥处理故障20余次,更换设备零部件120个,保证了生产效率。
杨竹强将恒永的员工视为公司最大的财富,对公司的员工关爱备至,制定了《关爱职工活动实施方案》,建立爱心妈妈小屋,每年为员工定期体检,为职工定制生日餐,加强员工培训,建立特困职工档案,设立职工子女奖学金制度等,关心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员工树立“快乐工作”的理念,促进员工的身心和谐。
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带上安全的防护用品,杨竹强要求对企业员工实行最严格的体检、最高效的管控,坚持“发烧人员一律不用、身体健康不明工人一律不招、外省市地区人员暂缓不用”的工作总基调,购置了近十万元的全自动体温扫描系统,做到体温测量全覆盖,保证了用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源头上确保了产品质量;在外来人员管控方面,及时登记信息、及时测量体温,坚持非公司员不得入车间、不穿戴防护用品的不得入厂区,外来车辆一律消毒,防止了外来病毒输入;坚持每天消杀不松懈,做到了消毒全覆盖,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
千忙万忙不忘学 千思万虑搞创新
走上了总经理岗位的杨竹强,正值公司二次创业浪潮卷起之时,为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杨竹强把学习当作一种神圣使命,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紧紧围绕提高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学习妇女工作所需要的一切知识,使自己同时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她和妇女干部探讨工作时总是说“作为妇女干部,现在社会发展变化这么快,我们工作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得多学习、勤思考,创新方法,扎实工作,不能让妇女工作落在后面。在学习上她始终不落在别人后面,即使是别人看起来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她都学得津津有味,平时一有空,她就往村里跑,往妇女群众家里钻,跟妇女们拉家常、谈工作、搞调研,听取她们的意见,大胆尝试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途径,团结和带领妇女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杨竹强视科技研发创新为企业生命力,深谙人才团队的智慧。为成就恒永品牌、品质,为使恒永产品更趋完美,不吝重金聘请一批高级技术顾问和高职称的研究制造专业人士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外部联合高校及科研所,加强技术协作,开发新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先后申请了纳米抗菌无纺布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双组份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棉纤维过滤材料制备方法、一种吸附有机液体聚烃烯纤维的制造方法4项发明专利,3项纳米抗菌口罩实用新型专利;还通过技术交流,获得“吸油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发明专利”的独占许可权。公司目前拥有多项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证书,为恒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研发出了多项专利产品,产品的性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每年用于新产品的研制开发费用高达500万元; 2007年底研发的“双组份过滤材料”各项指标均领先于同类过滤产品,2008年初研发出环保棉过滤材料,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企业联合高校及科研所,加强技术协作,常年聘请2名清华大学教授和2名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聘请多名高级管理人员; 累计投入新技术、新设备费用达到13300万元,创造了7项专利、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主创新产品、1项省级科技成果,促进了我国非织材料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2013公司由她参与的《功能性吸附纤维的制备及其在工业有机废水处置中的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纳米抗菌无纺布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生产的高性能过滤材料为公司的主要支柱产品,以及以此材料加工的纳米抗菌口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成为公司出口创汇的主体,实现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棉纤维过滤材料、吸油毡、吸油围栏、玻纤过滤材料、玻纤过滤毡等新产品也已优异的产品性能,得到广泛的销售。她带领的技术创新团队,立足世界先进无纺生产技术,结合自身多年的行业经验,研发出了多项专利产品,产品的性能达到了国内领先、国家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非织造工业技术革新和行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被全国非织造行业协会评选为“非织造材料技术进步、创新先进企业”。
经过几年发展,恒永已成为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省出口名牌企业,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额大幅增长,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了打造行业领头雁,她积极筹资3.58亿元,于2014年开工建设,仅用10个月时间新建了 “中国过滤材料产业园”,让恒永一跃成为全国过滤行业的龙头企业,使公司步入发展快车道。
2021年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百强企业名单近日新鲜“出炉”,邯郸恒永防护洁净用品有限公司荣登榜单,打造了靓丽的“恒永”品牌,在国内外过 滤材料行业独树一帜。
现在公司的销售额增长到2亿多元,出口创汇上千万美元,上交税金2千多万元。
千恩万爱献人间 千爱万恩爱无限
2003年春节突如其来的“非典”使人们很自然地选择了“戴口罩”这种预防方法。谁也料想不到,一时间口罩竟在市场上成了紧俏货,有的地方甚至脱销。
按有关规定,医用口罩的卫生效果要在过滤四小时后达到过滤细菌99.5%,而恒永的产品仅用了1小时就达到过滤效果99.96%,如此过硬的质量标准当然有实力获得“重点防‘非典’医用用品生产指定企业”的资格。国家防“非典”办公室要求他
们每天生产80万只口罩,他们开足马力也只能完成40万只。为力争达到上级要求,恒永防护洁净用品有限公司进行了二期扩建,将一批批高质量的口罩发往全国各地,保护了千千万万人们的生命,将千恩万爱洒满人间。
面对一线防疫物资短缺,他们强调动物资储备,对防疫一线的战“疫”人员、单位及时提供捐赠,累计捐赠口罩十万余只,价值五十万元,有效帮助保障了防疫一线人员的健康、安全。
杨红恩、杨竹强坚持从大局出发,服从全国一盘棋安排,推掉了一切外来企业高额订购防护用品的订单,积极配合国家省市区物资储备调配工作;按照社会急需什么,就生产什么的工作要求,全力配合上级安排,统筹协调各项生产工序,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全面提高防护用品生产量,被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物资保障组列为“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首批定点生产企业”。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三十,杨竹强接到上级通知后,不讲困难、不讲条件,立刻防疫物资投送预案,将预出口的50万只口罩、2万套防护服全部投入市场。
杨竹强亲自与企业每名职工通电话,说明当前严峻形势,积极劝返企业务工人员回厂务工,实行三班倒,人歇机不歇,并采取3-5倍的工资报酬鼓励员,工开足马力保质扩量,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1年石家庄、邢台疫情散发态势严重,杨竹强马上启动防疫物资投送预案,将预出口的20万只口罩、5000余套防护服全部投入市场,保障市场秩序稳定。并亲自统筹协调各项生产工序,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全面提高防护用品生产产量和调配物资保障供应;先后向石家庄捐赠防护服2000件、医用外科口罩20万只、医用防护口罩18000只;向学校捐款30万元、向社区捐赠口罩7万只;向坚守在一线劳动的城管环卫工人捐赠口罩4万只;向永年区公安、交警等疫情防控一线人员捐赠口罩20余万只。
2022年,为支持永年区的抗疫杨红恩、杨竹强又捐款100万元。
在三度抗疫的过程中,杨竹强先后投资3000万元,新建医用口罩车间、医用防护服车间。她24小时值守在厂,与职工干在一起,克服一切不利因素与时间赛跑,口罩产量由1万只增加到20万只,防护服由最初的80套增加到5000套;累计共向武汉支援口罩50万只、防护服7万套,并向当地群众、大型商超、机关企事业单位、防疫检测前线提供口罩共计210万只、防护服5000套;累计向防疫一线人员、单位累计捐赠口罩20万余只,并捐款200余万元,有效的支援了疫情防控工作,为防疫做出突出贡献,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抗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杨竹强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每年坚持举公司之力扶贫济困、关爱弱势群体、奉献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女性企业家无限的大爱。
为了安排更多的女性就业,她先后组建了4个口罩车间、1个服装车间、3个复合车间,大量招聘女职工,有效地解决了地区女性就业的困境,又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开创一条新的路径,实现企业与职工携手创富的美好局面。
每当出现灾情,她都伸出援手,2008年汶川地震捐赠物款价值三十多万元;2016年为永年受灾捐款五万元,捐各种物资价格十几万元、资助贫困生五十多万元、为区两大盛会建设捐资十万元,为家乡小学建设捐资30万元,2021为家乡受洪水灾害捐款捐物50万元……。
每年都要去慰问贫困群众,关心留守儿童,做孩子的“爱心妈妈”,关注孤残儿童,多次到孤儿院慰问,与贫困儿童结成“一对一”帮扶,用爱心托起希望。
只要知道困难情况,她总是能伸出她的友爱之手,尽力帮助,现在微信等有了众多爱心捐款平台,只要她在朋友圈中发现有贫困求助者,她总是会奉献出一份爱,五十、一百、二百……
在杨竹强的带领下,她的公司涌现了一批热心公益、爱心奉献青年职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博爱一日捐、困难帮扶、义务献血、清洁城市等一系列的公益事业,掀起恒永弘扬中华民族乐于奉献、关爱他人的传统美德,传递爱心奉献社会正能量高潮,2018年4月杨竹强带领职工摘取的“全国工人先锋号”的桂冠。
都说事业家庭难两全,杨竹强不仅尽社会责任献大爱无限,而且十分注重关爱小家,赢得了事业兴旺家庭幸福双丰收。
杨竹强、闫杰妇夫俩结婚20年多年来,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夫妻和睦、孝老爱亲、遵德守礼、爱家睦邻、孝贤友善,时刻把敬老孝老放在心中,与公婆生活在一起20多年,也从未红过一次脸,姑嫂之间更是亲如姐妹。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展现出了夫妻和美,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家庭和谐,教子有方的风采。
他们对待员工和邻居如手足,建立特困职工档案、设立员工子女助学基金、举办职工运动会、组织集体旅游等,时刻让职工感觉到单位大家庭的温暖。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区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小家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公司也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
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二人始终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德育人。每年带孩子一齐到敬老院,让孩子们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的过程中,传承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他们的精心教导下,两个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品学兼优、充满爱心,并以能够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作为人生的追求和理想。
(新媒体责编:pl090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