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苏州创新中心助力苏州工业园区产业聚合
WeWork中国2022年首批重点项目即将开幕,WeWork苏州创新中心已正式入驻苏州工业园区总部基地,预计于今年夏天正式开幕。这是WeWork中国本土化变革后开启的首批重点项目之一,也是WeWork在进驻苏州三年之际迎来的第二个项目。
WeWork苏州创新中心坐落于首个交付启用的恒泰理想创新大厦。理想创新大厦自2019年正式启动建设,历时两年竣工,大厦总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总计容面积7.4万平方米,包含两栋甲级写字楼。WeWork苏州创新中心将在B座3楼运营联合办公空间,包含298个工位、13个独立办公室。项目毗邻苏州园区高铁站及地铁站,通勤便捷,企业可轻松实现跨市跨省的全新工作生活方式。
项目区位
作为未来工作方式的引领者,WeWork始终致力于用智能化的系统赋能工作场景。此次入驻的恒泰理想创新大厦包含两栋甲级写字楼,拥有人脸识别系统,停车场自动化控制、楼宇智能化管理,VRV空调系统等智能化楼宇管理设施,能够满足多种类型企业不同的办公需求。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恒泰理想创新大厦引用了一种新的招商模式--产业招商,已经成功在A座引进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在B座引进苏州清科创新中心等重要机构。
目前,A座的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已经吸引了长三角首个国际商事法庭苏州国际商事法庭、苏州自贸片区法庭(筹)、苏州自贸片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筹)、苏州工业园区司法行政宣传教育中心(筹)、苏州自贸片区检察室(筹)等五大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和平台,这一具有集聚效应的招商模式开创了法律产业化的先河,可以在未来进一步驱动全行业逐步聚集,发挥出法律服务属性、金融服务属性和产业聚合属性,成为推动城市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B座的清科创新中心由中国领先的创业与投资综合服务平台及知名投资机构清科集团联合苏州工业园区共同打造,将围绕科创企业的引进与集聚,投融资对接和生态营造,关注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行业成长性良好的企业或者其他主体,搭建政企高效对接通道,实现企业地方落地布局,助力城市捕获更多产业潜力股。
两大中心的设立为苏州工业园区奠定了业态基础,WeWork的进入更成为吸引具有法律、金融、财会等关联行业背景的大、中、小型企业入驻的特色办公空间,让更多崇尚灵活办公的企业可以有新的选择,在发挥产业聚合功能、吸引优秀企业和推动区域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WeWork也积极运用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设计和运营经验,持续秉承贯有的国际标准、利用本地优势、对接市场需求,创造了一个活泼灵动又富有商务氛围的空间平台。
WeWork苏州创新中心 项目效果图
WeWork苏州创新中心在空间设计上大胆创新,发展演化出新的办公空间模组,包含可变化的公区使用模式、多样化的办公户型组合、空间标准的探索尝试等等,满足小微企业(<10人)、小规模企业(20-50人)、和企业客户(50+人)的日常办公需求。
在空间设计上,这次项目大量使用原木元素与大面积的白色明亮色块,与室内室外绿植相呼应,使得每一个人进入空间的人都能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城市风物细节糅合现代手法,运用了水墨、山水,景光等元素,让人在紧张的办公之余,体会到古典艺术的沉静。明亮舒适的公共区域设置了很多洽谈、休息区域,自然形成自由交流的平台,是轻松休憩与灵感迸发的不二场所。宽敞的公共区域家具灵活移动组合,构成多功能使用模式(如展览模式,活动模式等),充分体现WeWork的灵活办公的设计理念,为企业策办大型展览、开放活动提供便利服务。
WeWork苏州创新中心 项目效果图
同时WeWork拥有高效的空间利用,提供共享茶水间、共享电话亭、共享会议室以及专属独立办公室,满足企业全方位的办公需求。会议室最大容量可达百人,满足大型会议的场地需求。独立办公室根据企业需求特性量体裁衣,设计有LOGO宣传墙、专属隔间,一体化的设计,让企业专属空间在灵活性的基础上更具隐私性。
作为办公社区,WeWork依旧会秉持着创造联结的基本理念,举办各种社区活动,打破枯燥的工作模式,激发活力和协同力,并将无甚交集个体联结为富有协作精神的紧密社群。
灵动而商务的WeWork创新中心社区继续为大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的配套空间、灵活的办公解决方案和完善温暖的空间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期待创造者们的加入,携手迎接更多的发展机遇。
关于 WeWork中国
WeWork是全球领先的办公空间服务平台。截止至2021年第四季度,WeWork已建立了超700个社区,覆盖38个国家共151个城市,拥有超59万名会籍。自2016年进入中国以来,已在上海、香港、北京、广州、深圳、杭州、苏州、南京、武汉、成都、西安、台北建立了近100家社区。WeWork中国是一家兼具全球品牌优势及战略资源的中国企业,更高效、更扎实、更贴近中国市场需求,协同中国本土合作伙伴,致力于引领未来的工作方式。
(新媒体责编:pl090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