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打造有温度的"世界级"文具
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物品,往往具有里程碑式的创新意义,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
深耕文具行业30余年的晨光文具,便是从一支看似平常的中性笔出发,以创新之力积极开拓出中国文具品牌的升级发展之路,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文具制造商之一,与一代代国人携手相行,共同成长。
小小一笔,成就伟大。作为文具行业领军者,晨光如何从追逐光到成为光,一步步稳步发展成为被消费者信赖、被树为行业标杆的"大国品牌"?正在CCTV-1热播的晨光品牌片《你相信光吗》,讲述晨光的故事。
01/以创新之力造中国人自己的好笔
小小一支笔,其制造却蕴含着极高的技术含量。以笔头这一关键生产技术为例,"一支笔看似简单,单笔头的制造就有20多道工序,别看笔头上这一个小小的球珠,我们有一整个科研团队在研究它,加工精度和加工难度不亚于精密手表零部件。"晨光总裁陈湖雄说。
目前,晨光的笔头生产规模和笔头加工核心技术在中国制笔业处于领先地位
这也是为何中国企业在笔头油墨等关键生产技术上始终难以突破,生产制造长期依赖海外进口。
晨光深知核心技术决定着企业的未来。秉着"造一支中国人自己的好笔"的决心,晨光经过多年攻关,通过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并经过长期的工艺改进、笔头油墨匹配研究、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等,逐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自主研发和生产。目前,晨光的笔头生产规模和笔头加工核心技术在中国制笔业处于领先地位。
掌握笔头油墨等核心技术还不够,一支真正的好笔在出厂前还要经过严格的品质控制。在晨光,笔头需要经过30多个参数检测合格后方可生产笔芯,每一支笔芯均需经全检划线仪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2019年,晨光实验室正式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检测能力与国际接轨。
每一支晨光笔芯均需经全检划线仪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
2002年,晨光推出中国第一支按动式中性笔K-35,历经180天工艺调试、27个关键生产点改善、17项工艺优化,从此中国人终于用上了自己的按动式中性笔。
透过一支好笔,大家可窥见晨光背后数十年如一日的匠心精神。从K-35问世,到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研发机制,再到中国制笔工业基地、中国制笔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中国轻工业制笔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落户晨光。晨光始终秉承着"一米宽挖到一万米深"的态度钻研技术,每年投入超1亿人民币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专利超过800项。
02/以温暖大爱陪伴每一代国人成长
在很多"80后""90后"的记忆中,"晨光"代表的不仅是文具,更是一段青葱美好的青春回忆,是他们珍贵校园时代的温暖陪伴。
晨光30余年来以温暖大爱陪伴每一代国人成长
"书法承载着中国人丰富的精神生活和数千年的悠久文化。"陈湖雄表示,"在为全世界生产书写工具的过程中,晨光发掘出源源不断的创意和乐趣,更希望通过晨光的产品让新一代年轻人感受书写的力量。"
近些年,晨光从多场景消费洞察出发,不断推出解决消费痛点、符合消费需求的文具文创产品。目前,晨光已经包揽了德国iF 奖、红点奖、日本 G-mark、以及美国 IDEA四大国际工业设计大奖,彰显了国际一流设计实力。
与此同时,晨光着力赋予产品更多温度感,让产品不仅有质量、有技术,更有故事、有情感、有态度,走出"从文具到文创生活"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创意端,晨光携手米菲、航海王、小王子等国内外知名IP,赋能产品引发消费者共鸣,还积极关注"濒危动物"和"生物多样性"等热点社会话题,2022年推出秋季开学新品"晨光博物-濒危动物"海洋系列,倡导年轻一代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图为晨光2022年秋季开学新品“晨光博物-濒危动物”海洋系列
基于消费场景洞察,晨光还积极探索新零售大店,旗下九木杂物社以场景化陈列,突破传统文具售卖形式,提升消费体验感,与年轻人玩在一起,共同成长。
03/大国情怀 世界晨光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晨光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文具制造商之一,也是有口皆碑的"国货之光"。2021年,晨光荣获世界品牌实验室颁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及"中国品牌年度大奖文具NO.1"称号,夯实行业领军者地位,品牌实力获国际认可。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品牌, 晨光在创立之初便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融入自身DNA。作为中国文具行业首个发布ESG报告的上市企业,晨光致力于成为环境友好和社会友好的企业,书写可持续的商业未来,引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晨光的公益脚步横跨素养教育、环境保护与人文关怀三大领域,在18个省、37个城市展开助学活动,受益学生近30万人。
晨光在创立之初便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融入自身DNA
“做有温度的好文具,做‘世界级’的大品牌”,这便是晨光的故事。《大国品牌养成记》之晨光《你相信光吗》正在CCTV-1播出,敬请关注。
(新媒体责编:pl090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