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观察

    国资委加强PPP项目风控

     

    从粗犷爆发到规范发展
    国资委加强PPP项目风控
     
    近日,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下称《通知》),对央企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业务规模从严设定上限,以防止杠杆率过高,并明确提出对PPP业务重大决策实施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据悉,PPP条例也正在加快出台,业内人士称,这意味着央企PPP项目将进入更重视项目落地与项目质量的新阶段。
     

     
    据了解,《通知》从强化集团管控、严格准入条件、严格规模控制、优化合作安排、规范会计核算、严肃责任追究六方面来防范央企参与PPP的经营风险。
     
    其中,国资委对央企做PPP业务进行规模控制最受市场关注。《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对PPP业务实行总量管控,从严设定PPP业务规模上限防止过度推高杠杆水平。
     
    为此,《通知》给出了三条具体要求。一是纳入中央企业债务风险管控范围的企业集团,累计对PPP项目的净投资(直接或间接投入的股权和债权资金、由企业提供担保或增信的其他资金之和,减去企业通过分红、转让等收回的资金)原则上不得超过上一年度集团合并净资产的50%,不得因开展PPP业务推高资产负债率。
     
    二是集团要做好内部风险隔离,明确相关子企业PPP业务规模上限;资产负债率高于85%或近2年连续亏损的子企业不得单独投资PPP项目。
     
    三是集团应加强对非投资金融类子企业的管控,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监管政策,不得参与仅为项目提供融资、不参与建设或运营的项目。
     
    根据《通知》的要求,央企要严格遵守国家重大项目资本金制度,合理控制杠杆比例,做好拟开展PPP项目的自有资金安排,落实项目股权投资资金,不得通过引入“名股实债”类股权资金或购买劣后级份额等方式承担过多风险。债权资金安排方面则要在争取各类金融机构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的同时,匹配好债务融资与项目生命周期。此外,《通知》对央企PPP项目运营安排、退出机制等方面也提出了要求。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说:“对PPP项目实行总量管控,从严设定PPP业务规模上限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遏制过度推高杠杆水平,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
    “下一步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就是去杠杆。”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表示:“由于缺少专业人才,地方政府推进PPP项目建设,在资金来源方面筛选不是很严格。其次,民间创新五花八门,如果由非专业的投融资企业来进行投资,资金来源比较复杂,成本很高,可能会导致更大的风险。《通知》中禁止这类企业投入PPP项目其实是有必要的,能够给更多的正规企业提供机会,准确判断金融风险。而且有长远规划的企业进入PPP领域,相对来讲,有利于地方政府健全财务管理,有利于PPP项目的良性发展。”
     
    根据明树数据的统计,截至11月29日国有企业的PPP项目达到3027个,占所有成交数量的53.31%,成交金额达62993.4亿元。有业内人士认为,PPP项目投资金额大、回报期长,甚至部分项目操作也有待规范,加大了央企财务风险,此次《通知》的印发有助于进一步管控企业的债务风险、降低企业的杠杆率;而对央企PPP项目的规范要求,则意味着央企PPP或许会进入一个“精耕细作”由量转质的新阶段。
     
    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专家丁伯康表示,国资委下发的《通知》从加强央企的投资管理和参与PPP项目的行为管理入手,对央企当前缺乏有效控制的对外投资行为进行了约束和规范,对可能出现的名不副实的PPP业务进行了严格的管控,这将有效控制和防止央企参与PPP的投资冲动和投资风险。可以预见,央企将启动一轮彻底的清查整改工作,可能带来PPP市场回报水平的波动,可能影响未来PPP市场的投资,如更开放、更公平、更有利于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入PPP领域。就央企而言,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管理、运营和服务等专业能力,才能在PPP市场上走得更远。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飞认为,前几年PPP的发展确实有些过快,其中肯定有一些泥沙俱下的情况。政策的核心还是重申PPP项目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要求,并不是要叫停PPP,而是要使今后PPP项目的发展有更为规范的路径。所以,各地在政策约束下会更加审慎地推出PPP项目,速度会放缓,PPP项目会更规范。市场规模可能有所收缩,但如果实施的项目都比较规范,对投资者也是利好。
     
    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提醒道,最近国家部委一系列规范政策有利于PPP的规范发展,但力度也应适度,如果用力过猛有可能达不到规范的效果。
    “目前真正落地的PPP项目质量都比较高,PPP机制制约了政府投资冲动,有关各方形成了有效制约,并且在博弈过程中形成市场规则,市场正在发挥关键作用,这是重大进步。因此PPP治理力度一定要适中。”金永祥说。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