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的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届时,将汽车整车税率由25%降至15%,零部件税率降至6%。
蓝鲸记者通过查阅详细的税率调整表后发现,此次税率调整基本涵盖了国内全部乘用车整车和主要零部件,其中整车下调10%进口关税政策无疑最为重磅。事实上,中国虽然从2002年进入WTO后便开始逐步下调汽车进口关税,但最后一次降税时间已经可以追溯至2006年7月,进口关税从28%降至25%,并一直沿用到至今。而此次进口关税从25%降至15%是历时12年后再一次关税下调。
此次关税的调整不仅对消费者受益,也为众多进口车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进口车成本降低迎来利好
此次关税下调后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进口车商。如果近期结合关税下调10%,增值税下调1%两个政策综合计算,以排量为2.5-3.0L的车型为例,在关税、增值税下调前该车的综合税率为66.2%,而关税、增值税下调后,新车的综合税率为51.6%,综合税率降幅为22%,引导至最终的车价上降幅为8.79%,也就是说,如果此前这是一辆成本为100万元的进口车,那么在7月1日后,这辆新车的成本将变为91万元左右,可见关税下调后,厂家的成本明显降低。
除了传统进口车商以外,平行进口车行业也迎来利好。一名平行进口商表示:“关税下调后平行进口车的售价也将有所变化,这是必然的,短期内会出现车不够的现象,不过平行进口车领域更多还是要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来调整价格,并不会完全受关税影响。”
事实上,除了整车进口的车型以外,得益于汽车零部件税率的调整,部分国产车型也将因此受惠,由于许多合资和自主品牌车型依旧有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所以此次零部件关税税率的调整也将为部分国产车型带来成本上的下降。
豪华品牌价格战一触即发
面对此次的关税下调,宣布官降已经成为许多厂商抢客源的最佳手段。车好多集团副总裁王晓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前,奔驰、宝马、捷豹路虎等部分豪华品牌汽车厂商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官降周期,新车价格平均优惠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此次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将有望进一步降低进口汽车的整体价格。
虽然新税率将于今年7月1日才正式实施,但在5月22日关税下调公告发布后,很快,保时捷、宝马、奥迪、沃尔沃在内的多家豪华品牌纷纷表态,将重新评估在售车型价格,下调相关产品零售价。
其中沃尔沃汽车表示:“对中国下调汽车进口关税的公告表示欢迎,正积极开展对此项政策的评估,具体信息将尽快向外界公布。”一汽-大众奥迪表示:“奥迪品牌将同步调整相关产品价格,具体信息将随后于一汽-大众奥迪官网公布。”不过,目前没有一家传统车企公布了具体的售价调整方案。
而相比传统车企,特斯拉则是第一个发布具体降价方案的品牌,在关税下调政策推出后仅几个小时后,我们便从特斯拉4S店销售人员手中获得了新的零售价格表,此次特斯拉调整了Model S、Model X部分型号的零售价,降幅在4.8万-9万元之间,其中Model S最高降幅为8.4万元,Model X最高降幅为9万元。
随着时间的推进,相信越来越多的品牌将加入拼价格、抢客源的大战中。
终端售价仍受市场供需影响
虽然关税下调带来了整车成本的下降,但是否会在在售车型的指导价上体现依旧由厂家自行决定。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中,进口车型完全按照指导价销售的并不多,大多数车型均有不同程度的优惠,个别紧俏车型也存在加价的现象,考虑到厂家和经销商实际利润情况,此次关税调整后部分车型可能会有价格调整,但终端市场优惠也将有所收敛,最终反映在市场上的实际售价可能并不会与现在有太大差距。
汽车流通行业分析师李颜伟表示:“中国下调汽车关税10%,汽车关税调整到15%,对进口汽车指导价影响只有6%左右,很多进口车的折扣已经高于6%,所以暂时对进口车零售市场的价格影响不会很大。”
不过,此次关税下调无疑将提振2018下半年豪华品牌的市场表现,“汽车关税下调对于汽车行业的意义在于,这是整个汽车行业最好的PR活动,将会带动进店客流增加,促进销售,汽车关税下调将会是今年豪华车市场走强的最有力支撑。”李颜伟表示。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