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因“广告门”事件站到了舆论的中心。
7月16日早间,继7月12日发布有关声明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再度发声回应“广告门”事件。公告中称,有部分媒体发布不实报道,扭曲了比亚迪《关于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名义开展相关业务的声明》。
比亚迪方面表示,李娟及网传的“陈振宇”非比亚迪在职或离职员工,也不是比亚迪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比亚迪从未授权上述人员以比亚迪名义从事经营活动、代表比亚迪签署合同。
比亚迪在公告中称,比亚迪及子公司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印章并未出借给李娟或遗失,李娟以比亚迪及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名义对外签署的合同所用印章系伪造。
截至7月16日收盘,比亚迪股价为43.95元每股,跌幅为4.35%,总市值为1199亿元。
涉事人员曾推进比亚迪与阿森纳合作
7月12日中午,比亚迪在官方微博发布《关于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名义开展相关业务的声明》称,李娟使用假冒及伪造的公司域名邮箱和公章,以比亚迪派出机构的名义和上海比亚迪市场部总经理的身份,与多家单位及机构展开广告宣传类合作。此外,比亚迪发现李娟曾以“上海雨鸿”的名义接触公司,承诺以自有资源为公司免费宣传,并推进比亚迪与阿森纳合作。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7月13日,阿森纳足球俱乐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今年5月8日,俱乐部与比亚迪曾共同宣告双方正式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受“广告门”事件影响,俱乐部“正在调查事件现况”。
7月12日晚,涉事广告公司上海竞智广告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竞智”)官方微信文章称:“服务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是于2016年开始的,包括全国试驾会,户外硬广投放。”
7月16日凌晨,另一家涉事广告公司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雨鸿”)官方微博发布一则《关于比亚迪广告门事件的声明》表示,“由李娟以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名义发包给雨鸿公司的广告业务均属比亚迪旗下真实业务,事中有比亚迪广告部门及大区相关人员对接,事后有大量业务确认。”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比亚迪当日的澄清公告,对于上海雨鸿声明中所提事项,如公司人员曾对接及确认等情况并没有明确澄清。
2017年广告展览费11.75亿
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同时布局新能源产业,并于2016年3月进入轨道交通产业。
年报显示,比亚迪2015年至201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800.09亿元、1034.7亿元、1059.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约为28.23亿元、50.52亿元、40.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2.07亿元、46.13亿元、29.87亿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约为5.81亿元、7.11亿元、12.76亿元。
对于比亚迪2017年“增收不增利”的业绩表现以及扣非净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记者未能在财报中找到相关解释。
昨日,新京报记者根据比亚迪2017年财报中提供的联系方式致电其董秘,电话未能接通。
上海竞智在微信文章中质问比亚迪,3年“这么大的活动量,这么声势浩大的品牌宣传,贵司真的一点也不知道吗?”
而这三年,比亚迪在广告方面的投入费用是逐年增加的。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比亚迪2015年至2017年的广告展览费分别约为6.1亿元、10.46亿元、11.75亿元。不过,新京报记者并未在财报中查到具体的广告服务商。
受补贴退坡影响,一季度利润骤降83%
根据比亚迪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其2018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约为247.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3.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3.2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3.58%;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约为6.39亿元。
对于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下滑,比亚迪在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中解释道:“2018年第1季度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91.75%-75.24%,主要是受汽车业务的销售毛利下降和期间费用上升的影响。”
比亚迪称,受益于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大幅增长,集团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强劲增长,但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传统燃油车方面受产品结构变化、销量增加影响,经营毛利较同期呈现上涨趋势。
7月16日,比亚迪方面回复新京报记者称,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调整,对电动汽车的补贴额度减少,对企业的盈利确实会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2018年1-6月的经营业绩,比亚迪方面的预计是: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幅度在-82.59%至-70.98%之间;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30000万元至50000万元。而比亚迪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2291万元。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