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观察

    智联招聘副总裁刘东:更智慧的个体成就更智能的企业

    9月26日,由《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和微博联合举办的公开课在上海举办。智联招聘副总裁刘东出席活动,与哈佛中心(上海)董事总经理黄晶生,中阅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孙建波,微博高级副总裁王雅娟,Visa大中华区市场总经理金昱冬等在场嘉宾共同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新管理挑战”,并从人才的角度深入剖析了雇佣关系的变化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升级演进。

    智联招聘集团副总裁 刘东

    白领将被重新定义,成为更智慧的个体才能挑战高薪

    在产业转型的切换过程中,企业的招聘行为和员工的求职心态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让人才和岗位的匹配条件也跟着迭代。2018年,我们首先面临宏观经济带来的挑战。通过智联招聘2季度发布的CIER报告不难看出,企业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减少了6.3%,而申请人数同比增加了12.4%。从而导致了就业景气度回落,CIER指数为1.88低于去年同期的2.26。求职竞争增大的同时薪酬也未见明显的增幅,过去一年平均薪酬的浮动空间仅为200元。

    智联招聘副总裁刘东认为,虽然薪酬整体变化幅度不大,但不同岗位的收入差距在拉大,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年夏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数据显示,高级管理岗平均收入为20088元/月,而社区/居民/家政服务这一岗位平均薪酬仅为4767元/月。智联招聘副总裁刘东表示,“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薪酬较低的岗位,如物流、行政、技工/操作工、家政服务等岗位都是体力劳动属性明显的程式化、重复型的工作岗位,在知识经济、智能经济的趋势下,这些岗位不仅很难在薪酬上突破,还有被智能技术取代的风险。未来的白领和蓝领定义将重新被解读,核心在于换取薪酬的方式是以固定劳动时间投入体力还是靠智力、创意以及决策能力从事脑力劳动。”

    白领们对这一趋势也有所洞察,并通过充电来提升自己,并积极物色适合自己的雇主来让价值变现。智联招聘的调研数据表明,白领们正在通过充电和跳槽来寻找个人发展的突破口, 30%的白领选择通过充电拿证寻求个人发展,30%则选择跳槽找个好工作实现翻盘。

    掌握雇佣关系内在逻辑,让人力资本高效运营

    根据智联招聘、BCG、The Network联合发布的《2018年全球人才解密报告》显示,与全球其他国家不同,中国求职者在找工作时,更看重职业发展、学习和培训机会以及雇主价值观。

    刘东认为,员工寻找雇主从聚焦当下,转而开始关注个人的“长期主义”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在员工的发展、成长、及企业文化上着手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这也暗合了“新雇主经济”演进的趋势。

    事实上,雇佣关系在2015年就发生了实质性转变。智联招聘通过调查发现,员工的地位和话语权首次反转,打破雇主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模式,揭示了“新雇主经济”时代的到来。2018年,这一趋势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中继续演进。智联在今年的探索中发现:智能技术作用于职场的各个环节,云技术的成熟、移动办公类产品的普及,让组织协作更灵活无界,业务流程更为简化,人力资本得以高效流动及价值转化;语音识别、智能翻译、聊天机器人等智能工具的应用解放雇员的时间,让人类技能充分得以表达和延伸,人类智慧的效能被放大,员工对个人智慧的开发和技能的升级迭代有了更迫切的渴求。

    刘东指出,在新雇主经济趋势下,想成为更有魅力的雇主,持续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企业应把员工作为客户去运营,彻底颠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在文化方面,企业应通过同化价值观提升凝聚力,实现企业愿景和员工理想的相互吻合;组织方面,打破边界,简化业务流程,激发组织活性,让内外部人力资本顺畅流动、协作,拒绝封闭式的固化管理模式,避免员工长期在固定模块重复工作。

    基于员工的个人发展诉求,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学习体系,培养员工沟通、共情能力,通过员工的基因蜕变,实现企业的飞跃发展;在激励方面,除现金、股权等物质激励手段外,充分赋能员工,激发个人智慧效能,用成就感、使命感驱动员工进行自我激励。

    个人和企业在新常态中都在重新梳理自我的定位。企业要发展,个人也在寻找新的存在价值。面对新的管理挑战,充分的赋能员工,充分开发人类智能的潜能,或许是最明智的应对策略。

    (新媒体责编:news)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