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常大钊:一个让证据“说话”让罪犯“低头”的警营“工匠”

    还原案件现场、寻找犯罪痕迹、让证据“说话”、让死者“开口”、让罪犯“低头”,这是一份神秘且极具挑战性的职业,也是极端辛劳又意义深远的工作。刑侦技术民警就是战斗在侦查破案一线的“特殊警种”,他们24小时待命,注定着要随时奔赴案发现场。他们把科学仪器当做武器,以丰富的学识与缜密的思维,鉴定一起起案件现场,破解一桩桩迷案疑团。他们是解开死亡密码的一群人,也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一群人,他们用无声的誓言守护着社会正义、公道人心,解死者未尽之话语,慰生者难言之疾痛,被大家誉称为刑侦技术战线上的“福尔摩斯”。

    巩义市公安局刑科所民警常大钊,就是他们当中的典型代表,从入警的那一天起,他就从事着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十六年始终如一,他身着警服、戴口罩、手套、鞋套、头套,手拿勘查灯、刷子、放大镜进入现场,一厘一寸地搜索、提取证据,神情专注坚持,客观、准确地勘查、分析、研究每一个犯罪现场,发现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检验鉴定每一个犯罪物证,为侦查提供线索。

    常大钊,男,1984年出生于冰城哈尔滨,现任巩义市公安局刑事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专注现场勘查、痕迹检验以及影像技术等工作。来到巩义工作已经十六个年头,这座美丽的城市,早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为了第二故乡的安宁,只要警铃响起,他都会义无反顾地赶赴案发现场。

    修业笃行

    “发端之差,定验之误”。刑事科学技术就是一种处在“发端”上的工作,如果在现场勘验检查工作出现哪怕是细小的偏差,那么对于现场的分析也就会出现失误。一切案件的查处,必须建立在现场和证据之上,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绝非一夕之功,而要获得证据必须要经过一系列详细、全面、客观的现场勘验工作。

    他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刑侦现场勘查技术员,每天都要面对复杂的案件现场和数不清的痕迹,无论严寒酷暑,穿梭在大街小巷,努力揭秘一个个案件的真相,努力锁定每一个嫌疑人,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默默的、平凡的一次次细致勘查,点点滴滴中传承着一代代刑事科学技术民警的精气神。

    “我的日常就是负责勘察刑事案件现场,提取痕迹物证及后期检验,这项工作要求你对他有敬畏、执着、负责的精神,另外在技术方面也要与时俱进。”常大钊如饥似渴地学习刑事科学技术和相关推理逻辑知识,不断夯实业务基础,丰富专业能力。

    他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对他来说远远不够用,勘查现场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无论是刮风下雨、白天夜晚,无论是在吃饭或者睡觉,无论是周末还是节日,警情就是命令,爬高下低、翻墙跳梁,雨水与泥泞、攀爬和匍匐,有时翻转腐烂的死尸、有时面对血腥的现场……老一辈刑侦专家常常说:“现场勘查要蹲下去、趴下去”,讲的就是勘查现场的技术员的工作状态。

    现场勘查和痕迹检验工作,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韧劲和智慧,作为一名刑侦技术员他总感觉他是一名猜谜者,在大量的谜题里寻找答案;像一个寻宝者花大量的精力只为寻找那一点藏在海量岩石里,若有若无的钻石,寻找线索就是伸张正义,更是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打击犯罪活动的重要线索。

    拨云见日

    “说实话,痕迹勘验工作是比较辛苦,也很枯燥,必须耐得住寂寞,并绝对严谨细致才能完成,任何一点差错,都会影响对嫌疑人的刻画,甚至造成冤假错案,当我沉浸其中,在杂乱复杂的现场,发现一枚指纹、一个足迹,并用这份检材破了案,真的很有"成就感"”。

    一个炎热的夏天,一名女子离奇失踪,最后在一废弃蓄水池内找到尸体,经过现场勘验认定为他杀,案件性质恶劣,现场位于偏僻村庄,周边缺乏视频监控,很难确定嫌疑人身份,常大钊从中心现场进行由内向外勘查,对受害人家属进行细致的询问,在根据当事人的描述对现场划分重点,区分勘验,对受害人出入地作为重点勘验,后来在受害人常住的墙角处发现了一条血迹,他挥舞手中的粉刷、棉签,提取检材,后经过检验,给出的意见指明了侦查方向,为认定嫌疑人提供了有力依据,为死者讨回了公道。

    而在平时,大量的现场勘验是一般性刑事案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破案过程,只有精益求精寻找蛛丝马迹的现场勘验,某乡镇连续发生居民家内被盗的案件,因缺乏有效线索,一直悬而未破,常大钊因此难以释怀,他反复多次勘验、复验现场,期间,一起居民楼的被盗案件中,已经对该现场进行了地毯式的勘查,也没有发现线索,正准备离开时,他又巡视了一遍现场,感觉一个纸箱的状态不对劲,就去查看,发现一个新的纸箱掉了一角的地方很新,经询问当事人没有触碰,就对该处进行处理提取,提取的物证,为案件侦破提供了直接证据,至此系列入室盗窃案成功告破。

    丰富的临场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让常大钊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凭借对蛛丝马迹的勘察分析,一次次拨开案情的迷雾,倾听死者无声的控诉,还原事实应有的真相,撕下犯罪分子的画皮。为了社会公正和法治,人民幸福美满,他在特殊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于千锤百炼中探寻案件真相,在平凡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文/孙丙淑 毛胜男)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