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至26日,千方杯•中国互联网+交通运输行业融合创业大赛(简称“创业大赛”)复赛在北京成功举行,64支创业项目团队角逐晋级决赛“十二强”席位。
评审委员会主席、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笑京在复赛颁奖典礼上,代表评审委员会报告了复赛评审情况,充分肯定了参赛团队在路演中表现出的饱满创业精神,对路演现场表现进行了点评,并分享了对于“互联网+交通运输”的思考。
“值得肯定的是我们所有的参赛队和选手,大家表现出一种敢想、敢试的精神。”王笑京在点评“十二强”和“最富奇思妙想奖”队伍时说。许多项目都抓住了关键的需求和“互联网+”的特点,面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境外旅游、加油等不同需求,借助互联网给我们提供的优势迅速扩张。很多项目抓住了体验型经济的特色,也就是说交通运输要给人以良好的体验,如何通过创业项目改善我们出行体验,这是很多参赛项目提出的目标。
王笑京表示,与以往的两届大赛相比,大赛项目和内容更加丰富。此前,大家出于对交通运输的理解,参赛项目主要是公交、出租相关项目,本次比赛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此次“互联网+交通运输”的竞赛项目涉及机器人、驾驶安全、交通气象、水运,以及传统交通运输。体现了国家对交通运输的基本定义,交通运输不仅仅是客货运输,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管理、交通管理,以及相应的交通安全。
面对“互联网+”的浪潮,王笑京对“+”提出了新的理解,他认为,“互联网+”并不仅仅是将互联网技术“加”到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上,更重要的是“plus”是提升的含义。要把互联网的思想应用到交通工具等基础性革命性改变中,今天所面临的自动驾驶、安全辅助驾驶,实际上是在工具方面进行革命的实验,此次比赛的参赛项目有这些方面的端倪,说明了很多创业团队正在向这个新领域迈进。
在演讲的最后,王笑京就复赛路演过程中选手表现出来的问题从路演时间把握,独占、排他和竞争问题,PPT编排和介绍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