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国网晋城供电公司工程师宰红斌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0月16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电网山西电力(晋城)太行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宰红斌带领20多名创新团队成员,收听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盛况后,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作为资深输电运检专家,宰红斌29年扎根国家电网输电运检一线,全国劳动模范、“创响山西”十大创新创业人物、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国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是对他最好的注脚。他热爱钻研,捧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奖章,两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取得国内授权专利斩获85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11项,出版技术专著6部,发表技术论文31篇,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生产一线29年,徒手攀登输电线路铁塔超过3000座,巡线总路程长达数万公里,他是国家电网发展历程中用拳拳匠心砥砺淬炼出的一柄“玄铁重剑”。
“作为一名基层创新工作人员,我将立足本职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守正创新、自主创新,面向科技创新前沿阵地,奉献匠心勇攀技术高峰。”宰红斌表示。
“钉子”精神不褪色 千锤百炼成专家
1989年,18岁的宰红斌从山西陵川远赴东北辽阳入伍参军。学地质,学机械,学加工,为采金钻探设备生产配件,在“部队工厂”一干四年,他被锤炼成为一颗标准的“螺丝钉”,被评为“红旗设备操作手”。
1993年转业到晋城供电局后,输电运检工人宰红斌的日常工作就是攀爬几十米高的铁塔,逐基逐塔对电线进行诊断,复杂的线路运行环境、专业的电力运维知识,非常考验和锻炼人。为弥补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宰红斌五点半起床跑步看书,出班回来埋头自学计算机和电力基础知识直到深夜,购买的专业书籍装满了两个大书柜。有不懂的地方,宰红斌就求教领导、师傅、同事、妻子……在出差和度假途中,他看到有特色的线路也会及时拍下研究。针对各类故障、缺陷、隐患分析其形成过程、机理及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自己制定的措施与专家发表的论文专著进行比对,找出不足和提升办法。
经过10年的积累,宰红斌熟练掌握了输电线路设计、施工、运行各方面的专业理论与技术工作。更换绝缘子、组装铁塔、更换导线、接桩……他无一不得心应手。
在线路巡视工作中,更能体现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当时线路巡视一般是承包制,在每次出班分配任务时,班长总会将别人上次巡视完的线路再分给宰红斌,依次类推至全部线路。宰红斌细心又认真负责,一趟线路巡视比别人多花几倍时间,别人找不出的缺陷隐患,他总能查找出来,只要是他巡过的线路,大家都特别放心。
2001-2004年,宰红斌在职修完了太原理工大学专科学业。2006年,宰红斌作为全省29名学员之一,到三峡大学脱产学习。一年后,宰红斌回到晋城供电分公司,担任生产技术部输电管理专责,成为一名输电运检专家。
“身为党员就要以身作则,时时刻刻要讲党性、敢担当。”宰红斌的身上,总有一种钉子的“挤劲”和“钻劲”。29年来,他徒手攀登输电线路铁塔超过3000多座,巡线总路程长达数万公里,凭借着努力钻研的自学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学习实践,练就了一手技术绝活,逐渐成长为山西电力输电运检专业的技能专家,实现了从退伍军人到能工巧匠的转变。
“工匠”精神务实效 破难解困开新局
煤矿采空区地质灾害,是影响山西地区输电线路正常稳定运行的重大影响因素之一。采空区可能会导致地面塌陷,破坏高压输电线塔的地基稳定,导致电塔倾斜、扭曲,使导线产生不平衡张力,严重情况下则会造成倒塔断线,所以一线工人要经常进行维护检修,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一线工作中遇到的这个最大问题,让本就爱钻研的宰红斌开启了他的创新之路。部队的四年时间里,他积累了丰富的冶金设备技术经验。“最开始的想法是从工具入手。”经过悉心研究,宰红斌发明了“基于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的接地装置连接器”,只需一个人携带2公斤工具和材料就可以轻松完成接地线更换工作,平均每次能节省3个人力和2个工作日,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工人的安全。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采空区输电运行难题,成为了宰红斌多年来的攻坚目标。一线工作经验让他把铁塔结构和电路的各种规程熟记于心,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要了解钢、混凝土等材料知识,气象知识,设计知识,社会知识等等,尽可能让电力设备和社会、和大自然和谐统一。”宰红斌详细解释道。
在持续夯实电力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宰红斌广泛涉及其他学科知识,机械、土木、材料、结构、气象、地质……相关的专业书籍和学术文献他几乎翻了个遍。在长达数年的研究实践中,宰红斌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次的失败,多少次的转变方向,多少次希望后的失望,但有一点他却牢记在心,“我就没有‘放弃’这个概念,这个想法从来没有出现过。”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次偶然的机会,宰红斌参观了福建的和贵楼,这座建立在泥沼上的建筑瞬间让宰红斌联系到了采空区中的铁塔。和贵楼的基础底下用横竖交错的树木织成了“筏”,保障了整个建筑安然度过了近300年间的每次地质灾害,这个巧妙应用一下就点通了困扰宰红斌已久的最大难题!
“我们也应用了这种悬浮和平衡的原理,设计出了在塔基中填充球体的方式,使塔基自动适应地面的沉降倾斜。”宰红斌介绍了方案中最重要的塔基部分的灵感来源。这套方案还包含着无数这样精巧的设计思路和有趣故事,有效解决了采空区地质灾害对输电线路造成危害。
2019年1月,宰红斌的《输电线路采动损害快速防治技术与应用》项目被评为第五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二等奖,这也是山西省电力公司有史以来获得的国内科技创新最高奖项。在2020年11月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会上,中国科学院陈维江院士领衔的鉴定委员会鉴定该项目“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1年4月,宰红斌团队独立研发的“齿轮齿条放线滑车”专利获日内瓦发明展银奖。这是宰红斌斩获的第一项国际大奖,是中国工人发明走向世界的重大突破。
“园丁”精神育新苗 桃李芬芳又一春
2012年,国网晋城供电公司专门成立以宰红斌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宰红斌输电运检技能专家工作室。这既是对宰红斌能力的肯定,同时也为他创造了一个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年轻人的平台。
即使再忙,宰红斌也会抽出时间,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改进思考,与工作室成员交流输电线路维护相关案例,带领年轻人到运维现场开展创新研讨,这让青年员工受益良多。“最近宰工跟我们分享了一个他设计防鸟金具的灵感来源。”宰红斌工作室成员王昊谈起收获,“宰工借鉴了故宫瓦片弧形长度恰巧是鸟类爬距的设计,改进了防鸟装置……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王昊受到很大启发,“感觉时间不够用,现在我每天晚上也会继续学习,提高专业外的能力。”
宰红斌输电运检技能专家工作室于 2013 年首批入选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逐渐成长为“山西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出技师、工程师等各类人才30余名,其中省级及以上优秀专家人才8名。在宰红斌的带动下,晋城供电公司已经形成一支平均年龄36岁的青年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成为晋城乃至山西电力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创新成果推广到全省全国,并开始走向世界,发挥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2020年11月24日,继上一次参加第五届全国职工技术成果奖励大会后,宰红斌第二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
“从一名退伍军人成长为技能专家,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全国劳模,我特别感谢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好政策。”宰红斌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创新工作人员,我会好好珍惜企业提供的创新平台,和我的同事们一道,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开展党员服务,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面向科技创新前沿阵地,奉献匠心勇攀技术高峰,把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拼搏,汇聚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宁静 孔会兰 闫妮莎)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