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第十二届地产金融形势发布会举行 O2O时代“守正出新”

       1月13日电 近日,克而瑞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地产金融形势发布会、"易居-沃顿"中国房地产商业精英高级研修班暨CREDIA 2015年度峰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学界、地产界、投资界的精英汇聚一堂,周其仁、Sam Chandan、任志强、周忻、潘军、丁祖昱、陈启宗等业界业内人士作了演讲。

      投资生产小年,销售丰收大年

      2014年四季度,中国房地产行业在930新政之后,迎来多重政策利好的叠加作用,在调控手段由强转弱的微妙时刻,新政下的中国房地产何去何从成为业界普遍关心的话题。

      对此,任志强表示,目前商品房库存量巨大,行业将会进入1年左右的底部徘徊周期。 与此同时,“从数据来看,经济增速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均呈下降趋势,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负面信号。”对于房地产最关心的投资问题,任志强指出,在投资中国家固定资产下降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也在下降。

      正如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所言,如果经济也像这样失速持续下降,而不是一个波动的过程,就会比较麻烦。他指出,尽管今年没有出台任何关于房地产的宏观政策,但去年国五条等相关限制政策,在后续发挥了作用。通常政策出来之后并不是马上发酵,而是有一段时间。“以粮食打比方,今年粮食比去年粮食少了一点,但是历年来的第二高峰,并不是灾年,仍然是一个丰收的好年。”任志强如是说。  

      大企愈强,“小”企愈精

      在2014年,中国各房企都实现了较快的业绩增长。对此,克而瑞信息集团董事长丁祖昱认为,“房企都是很拼的,做得非常不错。”事实上,克而瑞研究中心12月31日刚刚发布的《2914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100》报告显示,2014年房地产企业集中度继续大幅提升,TOP10、TOP20和TOP50的金额和面积集中度上升幅度均高于前几年, TOP100企业金额和面积集中度分别达到38.37%和22.43%。“而且出现了两家2000亿的公司。今年房企销售排行榜扩展到100强, 76位以上的企业销售金额都在百亿以上。“

      随后,围绕2014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榜单,丁祖昱分享了自己的见解。第一,入榜的企业门槛还在上升。第二,入榜企业集中度加速上升。他分析认为,从业绩来看,典型房企的业绩都是平稳增长的。房企去年总体来说完成度还是相当不错,而且越来越注重质量增长。第三,是跑赢大市的企业。对此,丁祖昱用两个企业作为例子,2014年恒大业绩增长了37%,富力地产增加了30%,皆跑赢了大市。  

      而一些企业则有意“做小”。从行业角度看,这些企业规模并不小,然而在新的时期与规模相比,强调做精,从企业健康程度来说比过去更高。“融侨是福建企业当中利润率最好之一,运营相对来说比较稳健。星河湾虽受到自身和市场影响,但也越做越稳健。而建业也能够在一个河南做到150亿以上的销售额,实属不易。”丁祖昱说。

      O2O时代,“守正出新”聚焦细分市场

      2014年,中国的互联网经济由量变走向质变,无数企业尝试通过O2O的方式重塑传统行业。“O2O应该是2014年-2015年出现频次最多的词汇,核心就是线上线下一起‘搞’,就像一个大众的情人。”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形象地将O2O称为“大众情人”,从彩生活、叮咚小区、滴滴打车,到黄太吉、雕爷牛腩、荣昌洗衣、宠宠熊等,各行各业的O2O创业者在一步一步、一步两步地寻找O2O步伐,并将2014年视为O2O元年。

      不过在周忻看来,仅就房地产互联网的O2O已经是过去的一个时代了。“2014年不是房地产互联网的O2O元年,而是成果之年。在这一年当中,乐居上市了,花样年上市了,这意味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O2O已经完成第一步。”  

      “O2O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模式,各种各样的方式,只要是线上线下就可以继续做,这就是O2O。”而在后O2O时代,周忻认为“守正出新”会是制胜法宝,易居将在牢牢守住房地产服务根本之柱的同时,围绕细分市场做出更多新的尝试。

    (新媒体责编:news)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