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导演田波:电影《柳青》讲的是一位作家的梦想与良心

    8月15日,电影《柳青》在西安市蓝田县泄湖镇黑沟村正式启动“皇甫村”主场景搭建工作,影片导演田波接受了本报专访。三年前,新锐导演田波参加了电影频道主办的“中国影响力”全国十强青年导演选拔赛,经评委导师成龙、张艺谋、王蒙、唐季礼、胡枚、冯小宁等二十多位著名电影人严格评审,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获得了百万元奖金,从此开始了他雄心壮志的电影之路。

    田波导演近照

    三年来,田波执着地要为人民作家柳青造影立传。

    著名作家路遥称,“柳青是我的人生教父,文学导师。”,著名作家陈忠实称,“柳青是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人民作家,他是我的文学偶像!”。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位西装革履,能讲英语、俄语,心怀文学理想的青年作家柳青毅然辞去自己参与创刊的《中国青年报》报社编委、副刊主编职位,放弃高干待遇待遇,离开北京回到故乡陕西,扎进长安县一个叫皇甫村的破庙里,和他新婚的妻子马葳开始了一场漫长艰苦的人生之旅。柳青的目的只有一个,全心全意创作一部让自己满意的文学巨著。题材是当时全国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农村合作化运动,他认为这个千年不遇的“新事物”将会改变中国农村一穷二白的现状,决心长期住在农村创作。

    历经波折,十年磨一剑,他精心雕刻的《创业史》第一部问世,震动文坛、轰动全国。这部小说是中国文学十七年来关于乡村题材的杰出代表作,被誉为“经典性的史诗之作”,具有思想的“深刻性”和矛盾冲突的“尖锐性”。作品出版之后,柳青埋头苦干,深入生活,继续改造自己。面对成名后的纷扰,他斩断名闻利养,继续和劳苦大众打成一片;面对大跃进等不切合实际、搞浮夸的大潮,他坚守信念,守护良心,教育基层干部实事求是。不幸的是,经历了十四年的农村生活,最终他因文革中断了写作,在晚年最悲怆的岁月里,他接受了命运的洗礼,最终超越苦难,超越自我,超越文学的界限,达到无我利他的精神境界。

    据导演田波介绍,十年前他导演八集人物纪录片《路遥》时,通过深入研究路遥的心路历程和创作历程,被路遥宗教般的意志和为普通人代言的精神所震撼。追溯其精神源头,得知路遥心中的文学灯塔是作家柳青。田波说,“十年前,我专程来到秦岭脚下的神禾原拜祭柳青先生墓。如今,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文艺工作者良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认为柳青的精神越发弥足珍贵,当时就萌生了一个自己不敢相信的念头,就是在自己年富力强时一定要把这位文坛圣徒的故事搬上大荧幕,通过这部电影向全世界弘扬这位中国文坛巨匠的精神,影片讲的就是一位作家的梦想与良心!”

    据片方透露,电影《柳青》将再现柳青生活和创作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生动细节,其中柳青与妻子马葳相濡以沫的爱情和同甘共苦的事业,更是一大亮点。导演一再强调要用柳青的精神来创作这部电影,将为全国观众奉献一部有良心、有温度、有力量的好电影。

    据了解,电影《柳青》剧本于2017年正式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入选2017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2018年入选国家电影局“2017-2018年电影剧本孵化计划”。

    (新媒体责编:news)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