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热新闻

    限电停工涨电价,一些民营企业可能再也“醒”不过来了

    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核心信息是,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价格,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扩大为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悠长假期”之后会有多少企业长眠不醒?

    电价是硬成本,企业肯定受影响,没有悬念。只在于影响会大到什么程度。此前的停工停产已经让不少企业进入了“冬眠期”。

    湖北武汉某企业的通知称“应各部门员工的需求,为回馈近三季度业绩的突飞猛进,决定继续给全员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假日,休假安排:10月8日一12月31日19:00-9:00放假,共计85天。”

    但,85天之后呢?

    “电力风波”是一堂经济学入门课

    此次的“电力风波”就是一堂经济学入门课。电力不会无端稀缺,电力背后的煤炭才是问题。

    停工容易,拉闸就行了。但是,要复工可不是再把电闸推上就行了。涉及的问题太多太多了,钢铁、化工等企业对生产的连续性有苛刻的要求,贸然停下是一大笔损失,再开工又是一大笔开支,谁给他们埋单?出口企业停下来会被追究违约责任,再开工还得重新找订单,谁给他们埋单?

    还有人力组织、原材料供应、物流安排,等等、等等。

    经济体系的微观运作无比复杂,哪一个毛细血管堵住了,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每一个后果又会引起新的后果,因果的涟漪不断扩散,“意外”不断发生。不要说掌控整个经济体系运行,就是一家中型企业在停产到复工的反复横跳中,也会耗尽生机。

    电价上涨,也许会成为压垮一些民营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工信部部副部长王江平在2019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利润仅为2.59%,低于500强的4.37%,更远低于世界500强企业的6.57%。官方的结论是“盈利水平有待增强”。

    经历了其后的疫情冲击,增强显然不太现实。就这么仨瓜俩枣的利润,再生产停一停、电价涨一涨,还有多大心气再来一遍?

    市场机制解决市场问题,非市场的问题呢?

    这次,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此次放开“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电价更灵活反映电力供需形势和成本变化”。

    电厂发电亏损,当然就不想发了。这确实是市场机制。

    但是,市场是一个庞大无比、自成逻辑的体系,而不是一块抹布,或者一个痰盂,平时蹲在墙角里,需要的时候才拿出来用。

    前些年流行过一句话,叫“敬畏市场”,经济学家都当口头禅一般在讲。只是,如今经常看到的不是对市场的真正敬畏,而更多是有选择地“敬畏”。

    电价要涨了,就是“市场机制”该出来的时候。该说的道理万司长都说了,无需补充。需要多说一点的是市场之外的事。

    电煤不足没有谁“卡脖子”。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生产大国,官方就曾多次表态“进口煤炭的补充作用不大”,而且澳洲进口的缺口也被其他国家补上了。

    那么,国内煤炭产能能否及时补上,就是电力缺口的关键。2008年后煤炭产业再国有化,没有了万恶的“煤老板”,各家国企应该能够更及时地及时为国分忧吧?

    再有,从停工停产到电价上涨,集中在制造业、产业中下游的民营企业是承压的主体。产业上游为主的国企这几年的利润率快速增长,形势喜人。今年以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更是让上游的国企赚得盆满钵满,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3883.1亿元,同比增长1.1倍,两年平均增长14.6%。

    此时,是否应该发挥一下非市场机制的政策调控作用,让利下游或补充财政呢?

    电价上涨当然是市场机制的必须,但是产业上游的非市场现实,也应考虑进去。

    再者,民营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中也有诸多非市场因素造成的,也应抓紧时间及时松绑。例如名单很长、随时增加的社会责任,哪怕再重要,也得让企业能维持经营,生存下来,如此才有力气履行“生产责任”吧。

    至于其他,也想不出什么了。反正,我还是希望我那位朋友继续风风火火地做老板、办企业。这当然有我的私心作祟——打秋分、吃大户也得他有钱请客才行,要不然就得上他家忍受那极其不堪的手艺。

    总之,“悠长假期”之后,如何让企业顺利复工,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新媒体责编:qiaoyida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