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热新闻

    2024秦淮金秋消费节启动!| 200+促消费特色活动热烈登场

    为了进一步提升消费供给、丰富消费业态、优化消费环境、助推经济回升,8月29日,秦淮区在门东历史街区明城墙下举办了2024秦淮金秋消费节暨歪马送酒开城仪式。在启动仪式上,秦淮区对“促消费系列活动”“骑手友好社区”项目等进行了发布,并对部分消费促进活动进行了重点推介。南京市商务局、市委社会工作部、区委宣传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文旅局、新街口管委会、朝天宫街道、夫子庙街道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与美团、江苏银行等20余家驻区重点商贸、老字号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本次启动仪式。本次金秋消费节以“嗨购秦淮 乐享金秋”为主题,汇聚文化、科技、美食、购物等元素,营造多元化、精品化的消费新场景,紧扣9月至10月开学季和中秋国庆节假日,在全区组织开展200多场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促消费活动。

    美好购物环境再升级

    为了进一步升级购物环境,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焕然一新的消费体验,本次活动将联动秦淮各商圈,在商业、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打组合拳,以“1+8+5”联动模式(1个主会场:门东历史街区,8个分会场:中央商场、新百、金鹰、东方福来德、水游城、万象天地、熙南里、锦创,5大专业市场:苏宁易购、京东电器、红星美凯龙、宜家、石林家居)汇集多业态、多品类,围绕消费节点热点,形成“市+区”、“政府+平台+商家”、“线上+线下”多方联动效应,同时全域建设“骑手友好社区”,助力全市营造新就业群体友好生态,优化消费体验,发挥秦淮商贸、文旅资源优势,打造良好购物环境,满足更多购物需求。

    多趣商文旅场景再创新

    如今,秦淮已逐步形成了“食、游、购、娱、体、展、演”消费新业态格局,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商文旅体创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进一步升级商圈业态,新增一批大型主题消费促进活动、品质休闲外摆、常态化市集、多元融合消费场景、夜间主题活动等。金秋消费节期间,全区预计将组织开展各类消费促进活动200余场,笪桥灯市和汉服文化节2大盛会,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朋友们带来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嗨购万物集、特色美食集、闲鱼循环市集3座集市,让消费者在购物中探索,在探索中享受游玩之乐;4场音乐会,在锦创书城天台上举办的4场音乐会,还带来了南京最美天际线与音乐的浪漫融合;中国街舞联赛、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等5项赛事,更为消费节注入了速度与激情。

    美好焕新秦淮在行动

    秦淮区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决策部署,金秋消费节活动期间将围绕汽车、家电、家具、成品油和金融等五个方面推出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以旧换新“四进”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咨询和置换服务,让消费者享受实实在在的优惠。组织苏宁易购、京东电器、红星美凯龙等企业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联合线上线下各平台开设以旧换新专区,针对以旧换新消费者提供专享优惠;组织中石化南京分公司、中石油南京分公司、南京悦孚集团推出充值优惠、新客优惠等消费促进活动;联动江苏银行、工商银行等推出消费贷、车贷、家装贷、信用卡优惠等相关产品,实实在在让利消费者。

    秦淮区将以此次金秋消费节启动仪式为起点,在各场景互动中,推动商文旅体、吃购游娱互融互通,为商家打造优越的营商环境,为游客和市民带来更多元、更丰富的消费体验。同时,为优化消费结构、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秦淮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餐饮、住宿、电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方面发力,擦亮秦淮小吃名片、打造一批展现秦淮深厚历史文化脉络的精品特色酒店、开启电商发展新赛道、持续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更有温度的城市生活,全面提升秦淮区商文旅体品牌的知晓度和影响力!(于金钊)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