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热新闻

    “老赖”拒不报告财产被罚10万 称没想到法院动真格的

    “原以为法院拿我不能怎么着,没想到还真动真格的。”这是一起标的近8000万元案件的失信被执行人刘某在向北京二中院交纳10万元罚款时所说的。据悉,这是该院首次对违反报告财产令的个人作出最高额罚款。

    2014年8月,刘某与某投资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公司)及作为担保人的某国际置业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刘某向投资公司借款5000万元。因借款到期后未还,刘某被投资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支持了投资公司的诉讼请求。一审判决后,刘某仍未主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2016年4月,投资公司向二中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中院受理该执行案件后,第一时间向刘某发出报告财产令,令其在三日内如实报告财产状况,且多次传唤刘某,督促其来院谈话。而刘某却故意消失不见,消极规避执行,以各种理由进行推托,拒不到庭。

    执行法官经查询发现,刘某名下注册登记有一辆奔驰牌豪华轿车,于是立即责令其限期交付,刘某又以车辆被抢走为由拒不交付。法官采取进一步措施,将刘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出入境,并在媒体滚动刊播其失信信息,向社会广泛征集财产线索。面对法院的强大震慑,刘某被迫向二中院报告了自己已被其他法院查封的财产,却未申报其余财产。

    面对刘某逾期且不如实报告财产的情况,二中院认为,案件执行标的额较大;因其不报告财产致使法院对其财产情况掌握不清,无法进行财产处分,执行债权难以实现,对执行进程影响巨大,且刘某主观恶意明显, 据此,决定对刘某处以法律规定的最高额处罚,罚款10万元,并限期缴纳。

    迫于法院执行威慑,刘某主动到法院交纳了10万元罚款,如实报告了自己的财产状况,并表示已认识到了错误,愿意配合法院查清财产、处分财产。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执行中。

    链接

    民事诉讼法241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