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热新闻

    上合青岛峰会与你我有关的五大福利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这是中方时隔六年再次主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召开的首次峰会。

    青岛峰会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丰硕成果,其中的许多与你我息息相关,五大福利,在此为您一一列出。

    福利一:生活环境将更加安全

    多年来,上合组织各成员国通过加强合作,制止了数百起恐怖袭击案件,抓捕了大批国际恐怖组织成员,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爆炸物,摧毁了很多本地区内的武装分子培训基地。继往开来,此次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公报指出,将继续在有效应对安全挑战和威胁方面保持协调。

    此次峰会的“青岛宣言”指出,未来上合组织的成员国将在事关区域稳定安全的方方面面做出努力: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打击利用互联网传播和宣传恐怖主义思想;打击旨在吸收青年参与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团伙活动的企图;打击毒品及易制毒化学品非法贩运等等。

    可以预见,在未来,上合组织将筑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础,为我们创造和平稳定安全的生存生活环境。

    福利二:留学、出国交流将更加便利

    6月10日,习近平在峰会上强调,我们要积极落实成员国环保合作构想等文件,继续办好青年交流营等品牌项目,扎实推进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减灾、媒体等各领域合作。

    在“青岛宣言”中,成员国指出,将继续积极落实《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教育合作协定》,扩大教学科研人员交流规模,联合培养高素质人才。成员国将本着相互尊重原则,积极推动在师生交流、联合科研、学术访问、语言教学、职业教育、青少年交流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这一系列举措将成为拉紧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人们留学、出国交流将更加便利。

    福利三:食品安全、健康保障进一步提升

    如何让我们的食品更安全、医疗更有保障?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给出了答案。

    成员国承诺,将在跨境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准入政策和质量安全、卫生检疫等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以保障粮食安全。

    成员国指出应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居民卫生防疫保障、打击假冒医疗产品、防止传染病扩散、慢性病防控、传统医药、医学教育与科研、落实促进国际发展的合作纲要、医疗服务、医务人员交流、保障食品安全及质量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居民健康,促进卫生发展和创新合作。

    同时,峰会发表了成员国领导人关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在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共同应对流行病威胁的声明》。

    福利四:文化体育交流将更加多样

    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是各个国家之间和平稳定的纽带,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将为此做出多方面努力。

    早在2007年8月16日,各成员国就在比什凯克签署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

    此次青岛峰会,各成员国承诺将在此基础上继续促进发展上合组织框架内的文化联系,巩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成员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保护并鼓励文化的多样性,举办国际艺术节和竞赛,深化在音乐、戏剧、造型艺术、电影、档案、博物馆及图书馆领域的合作,开展包括古丝绸之路沿线在内的本地区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与维护领域的合作。

    青岛峰会也给体育迷带来了好消息。成员国指出,体育作为促进民间对话的有效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应脱离政治。成员国坚信,2018年在俄罗斯举办的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赛、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重庆举办的上合组织武术散打比赛、定期举办的上合组织马拉松赛和一年一度的国际瑜珈日将促进友谊、和平、包容与和谐。

    福利五:中小微企业合作将更加紧密

    在此次青岛峰会上,“中小微企业”备受关注,在“青岛宣言”中,成员国认为,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加强电子商务合作、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对于发展经济、提高就业、增进人民福祉意义重大,支持进一步巩固本领域法律基础。

    成员国也强调进一步深化中小微企业领域的合作十分重要,有关部门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经贸部门间促进中小微企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另外,此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贸易便利化的联合声明》的签署备受瞩目。专家指出,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新格局,将为地区各国人民谋福祉,为世界经济发展增动力。

    可以预见,乘着贸易便利化的东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中小微企业的合作将更加紧密。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