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重庆方案”擘画开放发展新棋局

    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新时期西部大开发、构建国家区域协同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作出的重要战略任务。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让通道建设有了国家层面的行动指南。

    近日,重庆市印发《重庆市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重庆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总体思想和导向。《实施方案》坚持开放创新、协同联动的建设原则,明确了重庆建设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重要工作,明确了重庆市域内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枢纽要素,明确了与沿途省区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合作模式,明确了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贸易和产业聚集的发展方式。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起点和主枢纽,作为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实施方案》的印发必将引起通道沿线各方的高度关注,也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全面指导重庆、引领西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行动纲领。

    以全面战略升级视角看待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任务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基于西部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提出的区域性升级行动,是西部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到新时期对共同开放、整合发展的新要求,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一样,是基于我国西部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和发展趋势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力支撑。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在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经济交往快速增长,产业链和供应链衔接更加紧密的背景下提出的,通道建设依靠西部省区市的共同推动,也离不开和国际社会的合作驱动。西部陆海新通道要求动员其他国家共同参与,覆盖东南亚甚至更广阔的“一带一路”合作地区。2019年,东盟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增速则超过欧盟、美国,排名第一。作为深化陆海双向开放的重要举措,西部陆海新通道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共同加快通道和物流设施建设,提升运输能力和物流发展效率,通过加强和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等结合,促进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

    以此为基础,《实施方案》坚持了“三个做好”。一是做好重庆自身的通道建设工作,围绕物流运营组织和市域内基础设施分工布局,通过加强线路、枢纽条件能力,提升重庆作为通道主枢纽的运输服务水平。二是做好西部地区通道建设服务工作,通过加强省际协商合作、协同创新通道发展模式,探索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建设。三是做好国际互联互通合作,通过构建境外节点、扩大双向投资等,带动通道产业和贸易发展。

    微信图片_20200510111414.jpg

    以丰富物流服务网络和创新服务模式建设复合型通道

    复合型通道是新时期我国建设物流通道的新要求、新趋势。复合型通道不是单一通道或者多种运输模式的简单叠加,而要求通道之间通过相互补益和不同定位,给客户提供高效稳定的多样化选择,并实现通道的自我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通过发展国际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运输、跨境公路运输和国际航空货运,提升不同联运模式的服务效能。《实施方案》提出了提升不同联运模式运行服务效率。大力发展国际铁海联运,加密重庆至北部湾港的铁路班列,开行重庆至广东湛江港铁路班列,支持与沿线其他港口形成班列与班轮的有机衔接。加快发展国际铁路联运,加强东南亚跨境铁路班列与中欧班列的衔接。针对泛亚铁路即将开通,提前布局沿中老、中泰铁路的境外集疏运场站、物流基地。推动跨境公路班车高质量运行,稳定班车运行线路和服务时效,推动集装箱暂时进出境一次性备案,设立沿边口岸班车绿色通道,逐步开放重庆至东盟国家的跨境公路直通。要加快发展航空货运,加速引进基地航空货运企业,支持国际快递企业设立区域分拨中心,建设区域国际航空快件枢纽。

    二是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长江经济带的中转衔接,加强通道与沿海、沿边、沿江节点的联动发展。重庆要发挥长江经济带、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衔接优势。统筹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与中欧班列的对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的“西南西北陆桥”体系。要加快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的协同联动,发挥好果园港作为长江铁水联运第一大港的优势,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东南亚—北部湾港—果园港的快速联通,实现供应链的更快速响应。要加强通道与沿海、沿边、沿江节点的联动,增强与北部湾、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沿海港口的合作,加强与凭祥铁路口岸、友谊关口岸、东兴口岸等合作。

    三是加强通道沿线物流设施的紧密协作,推动沿线港航、铁路企业深度参与通道建设。《实施方案》鼓励重庆企业与沿海港口在投资建设、运营服务、规则标准等方面的加强合作,鼓励重庆主辅枢纽承载沿海港口的内陆港功能。通过提升重庆市域内、成渝城市群、长江沿线、西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协同能力,形成对沿线主通道和重要枢纽的集聚能力。支持重庆主辅枢纽、重要节点和港口、航运、铁路企业开展设施运营、平台建设和运输组织等方面合作,推动港口和铁路场站智能化升级。港口、铁路部门也要积极在运价政策上倾斜,推动定价机制改革,建立“定价协同、变价协商”的机制。

    四是创新特色物流发展,丰富多式联运服务方式,加大沿通道的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专项物流的发展。《实施方案》引导企业加大与境外服务商的合作力度,加强国际多式联运平台建设和品牌培育,发展冷链、商品车、大宗商品等专业化的多式联运服务,丰富通道物流产品和物流业态。要大力发展铁路、公路、航空冷链运输,构建重庆至东盟国家的双向冷链物流通道,通过与境外冷链集采中心的联通,推动东盟国家水果、水产品等进口贸易。

    五是加快成渝双城协同合作,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亚欧国际转运中心。成渝两地正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启建设双城经济圈的“快进键”。成渝两地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物流通道建设和多式联运发展处在中西部前列,但多年来存在物流设施缺乏联动、通道建设定位重叠、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总体上竞争大于合作。

    当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大幕刚刚拉开,成渝两地合作空间广泛,差异化发展定位清晰,携手共建亚欧国际转运中心前景广阔。依托重庆港口枢纽等建设成渝物流合作示范区,加强成渝合作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成渝要共同建设集仓储、分拨、集散、转运、衔接、流通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物流分拨中心。

    微信图片_20200510111408.jpg

    以带头带动的使命担当建设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

    按照《总体规划》要求,重庆承担建设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牵头建立省际协商合作机制两大使命任务。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牵头建设省际协调合作机制,具有先天的政治优势,也有集齐公铁水空各种运输方式的物流资源优势。2019年,西部省区市达成“13+1”合作共建机制,通道协同共建的格局基本形成,下一步需要在国家发改委统一部署下,重庆牵头西部各省区市共同施策,继续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建设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是对通道运营能力的考验和难点。重庆要成为通道运营中心,承担通道组织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设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需要通过综合施策,制造物流成本、效率和规则的洼地,做好围绕通道的贸易和产业落地,形成市场自然选择和要素自由流动的高地。

    《实施方案》从资源共享、合作共建、共同创新的角度提出了建设运营组织中心的措施和方案,着力解决西部陆海新通道从通到畅、从量到质、由里到外、由近到远的发展问题。

    一是牵头协调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重点解决多年来各省区难以独立解决的铁路扩能、断头公路贯通等问题。重庆建设的运营组织中心搭建了各家协调共商的平台。下一步要以保证通道畅通、提升通道效率为导向,倒逼铁路、公路线路、相关场站和设施衔接等“卡脖子”问题的解决,加快补齐集装箱货运场站、快速货运铁路等设施短板。

    二是共同推进通道规则体系建设。建设运输和通道规则体系是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转变的关键。规则体系需要西部省区市抱团建设,需要货运总量支撑作为谈判的话语权,需要国际海运、国际物流和铁路、地方的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全员参与。以高频次的通道国际铁海联运班列为载体,一方面要对境内现行运作体系和运行规则进行优化,探索设置内陆口岸全牌照,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规则的协商与执行,开展通道标准化示范行动,加强和沿线国家相关机构的规则互认,通过主导协商制定沿线国家的陆运规则,逐步提升制定国际海运、国际贸易规则的话语权。

    三是促进通道信息的互通衔接。建立“一站式”通道公共信息平台,突破不同运输方式、不同机构的信息壁垒,统筹铁路、水运、海关等部门公共服务方面的信息资源,协调国际国内“两张网”的信息互通,联合其他枢纽节点,为通道沿途货主、运输企业、报关代理企业提供通道运行信息、车货供需信息、集装箱实时位置和温湿度信息等服务。

    四是推进多式联运新技术新装备运用。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约4000公里,其中陆运距离1500公里左右,海运距离2500公里左右,覆盖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集合了不同规模的经济体和政治体制,是天然的新技术新装备的试验场。通道运营和组织中心要积极引导和协调冷藏集装箱、粮食专用箱、商品车特种运输专用车厢、集装箱汽车转运架、罐式集装箱等专业集装化装备在通道运输中应用,加快引导智能集装箱、智慧化场站和智能中转设备的应用,支持运输企业与装备制造、租赁企业联动发展,培育集装箱租赁市场。

    五是提供通道的金融服务支撑。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是通道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通道扩大市场、提升品质的催化剂。通道金融服务要集中在资金保障和便捷结算两个方面,利用金融机构各种融资产品,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通道项目建设,强化对于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和效率提升的资金倾斜,设立通道建设基金、国际投资基金。同时,提供通道的高效支付结算产品,推广使用沿通道的人民币结算,探索跨境和外币境内便捷网上支付模式,协调各省区市共同开发融资产品,设立物流结算中心。

    六是加快建立境外公共节点和集疏运体系。境外公共节点和集疏运体系是国际通道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资源。西部陆海新通道要聚焦和带领沿线省区参与主体,强化与新加坡港、海防港、关丹港等港口合作,主动建立与东盟国家内陆港联通,支持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在新加坡、越南河内和胡志明市、老挝万象、柬埔寨金边和西哈努克、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缅甸仰光等中南半岛主要枢纽节点建立公共的境外分拨集散中心、集装箱提还箱点和海外仓,降低通道运行成本。

    以发展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作为产业协同的方向

    发展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新”内涵之一。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西部地区将成为东盟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一是要加快打造沿通道的物流集群和贸易集群。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又是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运营中心,具有和东盟国家物流和贸易合作的先机。东南亚地区作为内需日益增长的西部地区的贸易大后方和供应链中间产品的服务市场,可以与西部地区形成产业协作配套和优势互补,是发展新增贸易和双向投资的重要市场。

    从2019年开始,东盟已取代欧盟成为重庆第一大外贸合作伙伴,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带动下,重庆对东盟实现进出口1086.7亿元,同比增长43.2%。《实施方案》提出围绕重庆主辅枢纽形成物流集群,加快围绕物流枢纽的产业和贸易布局。下一步,要强化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带动作用,吸引国际物流企业设立分拨中心,做大集群规模,完善供应链服务能力,开展中转、采购、分拨配送、流通加工等综合服务。要依托重庆主辅枢纽建立国际商品交易展示中心,开展进出口货物国际采购、分拨、中转和结算业务,促进商品贸易发展,建设覆盖西部的东南亚农产品、水果集散中心,形成具有商品交易指数发布和商贸定价权的优势贸易品类,设立相关货物的定价中心和交易所。

    二是强化通道沿线产业合作,建设产业示范园区。东盟国家在重庆落地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是重庆深入和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的重要形态,既是重庆建设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标志,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给重庆的实在贡献。《实施方案》将建设产业合作示范区作为目标提出反映其深意。

    广西和云南是上一个十年和东盟国家合作的受益者,吸引了大量东盟国家在交通物流、产业合作方面的投资。其中,东盟国家在广西、云南的产业合作园区,已经成为当地产业发展和吸引再投资的重要基础。如广西的中马钦州产业园、中国—东盟信息港、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已经成为广西与东盟国家加强北斗导航、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合作,进一步提升国际产能合作水平的重要平台。云南也在农业、基础设施、产能、经贸等方面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建设了一批合作产业园区,有序推动了国际产能合作。

    重庆和东盟已经有产业合作示范区的雏形。2018年底,重庆南川区与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签署了《重庆南川—东盟产业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建设以东盟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产业园、木结构房屋研发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园、进出口产品交易集散中心等,目前项目正在加紧推进。重庆与东盟的经贸基础,为在重庆设立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示范区提供了支撑。《实施方案》提出“吸引东盟国家知名企业来渝投资发展,聚焦智能装备、精密仪器、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汽摩产品、通信器材、能源化工等产业,建设一批国际经贸合作示范区”。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条西部地区共同建设、融合发展的国际物流通道,是联通中南半岛、欧洲经济圈的经济走廊。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其多枢纽、复合型、“通道+贸易+产业”立体融合发展的特点,必将激发国际供应链的高效合作,成为区域协作、国际参与的典范工程。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